有两颗好早以前买的小白籽,都属于带一些毛病的小东西,这颗原料只有几克,却还带一半的黄礓,礓上有裂。裂清掉以后
如图
像这样的料子,做玩料不够完美,当做料又没有块头。一般很少去碰,但放在案头,有的时候雕一下还是很好玩的。
这块小料子如果把黄色的礓石设计成蜗牛壳,既可以让本来就小的料子不至于去掉太多,也可以在质感上用巧。
开胚的时候,蜗牛本来是向前看的,但身体上有一点点小皮色,正好处在要打掉的地方。
怎么想也没有合适的办法把那一点点小皮色留住,但后来灵光一闪,发现小皮色可以用在蜗牛的触角上!
这样看来,蜗牛的动态更活跃了。后面的小皮色做了一个小的蜗牛。
大型都出来以后,开始刻画蜗牛壳的生长纹理。
这一步基本就全是花时间的活了,做完后是这个效果。
始终觉得在构图上,小蜗牛的出现太啰嗦了。一是因为边缘线上出现了大起大落,让整个雕件看起来很不整体,
再一个是因为小蜗牛和大蜗牛笔法相当,让人一下子不知道该往哪里看。
这一件小蜗牛的时间比大蜗牛的时间花得还要长,按我们的话说是“抢戏”了。
之所以会牵强的做出这个小蜗牛,其实从头到位是为了保留它身上的那一点点小金皮。
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所以,壮士断臂,把小蜗牛要去掉了。
去掉以后整个东西舒服多了,来看看最后的效果吧。
黄色礓石的质感和蜗牛壳的质感几近一致,背后的礓白好像看到了蜗牛壳里的内脏一样,用白肉雕刻蜗牛的身躯,然后罩上一层亮光,
显得小蜗牛的身体是用手碰的时候会要缩回去一样。 上手的大小也和真的蜗牛几乎一样。
同样也是小白料子,好像是在上玩拍卖的时候出价捡回来的。也是只有几克的样子,这颗料子上面是一层带礓黑皮,
黑皮的形状正好是鼓的,且有一定厚度,所以这个做的是一个甲虫。
多余的黑皮做成一片枯叶,看看是什么样子吧。
这张图还可以看到小甲虫的眼睛和小手~
其实甲虫只有指甲盖大小哦。
两个小玩意做出来挺心满意足的,朋友看我做这样的料子都说你别浪费时间雕这些料子啦。
有这么可爱的小生命藏在里头,又怎么舍得不去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