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7 10:56
|
只看该作者
天生“麻脸”也丽质
戈壁料,就是产自新疆戈壁滩上的玉料,具有与和田玉山料、山流水、籽料完全相同的成分和构成。具体其产地,有不少人列出了南疆戈壁滩和北疆戈壁滩。其实,南疆出产的是戈壁料,北疆出产的是戈壁玉。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字之差,掩盖的却是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强调北疆和南疆均出产戈壁料的说法,难免有扰乱视听、浑水摸鱼之嫌。
戈壁料最大的特点是“麻脸”。由于暴露于戈壁滩上,在风沙的打磨下,戈壁料会出现表面凹凸不平、周身布满圆滑的坑坑洼洼的显著特点。外表没有籽料英俊,并不代表戈壁料的内在美也要逊于籽料。在紫外线和风沙的洗礼下,戈壁料具有了高于籽料的油性、硬度、亮度。同时,也留下了多瑕疵,多伤裂,多脏皮的内伤。
在南阳石佛寺这一全国最大玉石集散地长年从事和田玉雕刻、销售的小张告诉记者,从雕刻的角度来说,戈壁料并不适合动刀。一方面,是因为硬度比籽料要高,雕刻起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戈壁料多裂、多棉,十有八九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戈壁料的收藏多以原石形态进行。
“麻子”代表我的心
不靠山不靠水的戈壁滩上怎么会有和田玉?对于这个问题,玩玉的人总结出了不少的说法,其中有3种流传得比较广。
一说遗留物。概括为古玉石之路时,向内地驼运和田玉料时意外遗落在戈壁滩上的山料和籽料;二说山料。大致是说山料从山体自然剥落后,被大雨造成的洪水给冲刷到了戈壁滩,日久风化而成;三说籽料。据说喀什玉龙河历史上曾多次改道。每次改道,老河床中的籽料都会暴露,成为戈壁滩上的散落物,并经风化成为如今的戈壁料。
在风沙中形成的、戈壁料上那种布满麻点的外表,其实是一种类似于籽料毛孔的“皮”。根据这种皮由粗犷到细腻的不同度,玩家分出了柚子皮、橘子皮、鱼子皮3种类型。皮主要对应料子内部的细腻程度,结构越细腻,表皮越平整。小张说,鱼子皮是最细腻、最油润戈壁料的代表。在开料中,鱼子皮料子的肉大多比较干净细腻,而柚子皮、橘子皮料子里边的肉通常多棉和花,难以加工利用。
我美我有型
无论是哪种玉,人们对玉好坏的评价,总离不开玉质的细腻度、油润度、干净度和颜色的均匀度这4大部分。
细腻度和油润度是玉区别于普通石头的最显著特点。戈壁料无疑也是越细越好,越油越好。人们对戈壁料细腻度的判断,可以通过对外皮的观察得知。从外表判断戈壁料的干净度有一定难度。玩家要注意观察戈壁料的外表是否有僵和棉点这类东西。如果有,哪怕是只有一个,都可能预示着玉质内部会存在成片的僵和棉。在从皮上作出初步判断的同时,还可通过强光灯照射的方式查看玉质内部是否干净,颜色是否均匀。
戈壁料的颜色多样,包括白、糖白、黄、墨、碧等多种颜色。对颜色好坏的判断,与籽料如出一辙,以羊脂白、正黄为上。
除了从细腻、油润、干净、颜色4个方面判断戈壁料的好坏外。狗狗和田玉老板“坏蛋小狗”还提到要从外形上把握戈壁料的质量。
戈壁料一般圆润度不够,形状不够饱满,且多片状、板状、三角状。直接把玩的话,饱满的料子肯定要比单薄、棱角尖锐的料子舒服。即使是雕刻,饱满的料子也在雕刻选题上比单薄的料子丰富。因此,饱满的戈壁料,价值要高不少。同样是因为不加雕刻,外形奇特,更富观赏性的戈壁料更能讨喜。这点颇有些奇石的味道。
|
-
A1.jpg
(67.17 KB, 下载次数: 4)
-
5969404848468BDA46759955B867AE1057E37265A.jpg
(27.92 KB, 下载次数: 4)
-
19050494221419A4CFD4735BE527CFD6FC870D7AC.jpg
(47.66 KB, 下载次数: 2)
-
434763276067590d4124f775.jpg
(31.86 KB, 下载次数: 2)
-
1905049420550849CB5DDFB1976A91DAEF1BFB8C8.jpg
(49.94 KB, 下载次数: 3)
-
2011071959321109.jpg
(55.67 KB, 下载次数: 2)
-
2011071959584737.jpg
(53.12 KB, 下载次数: 2)
-
2011071959760157.jpg
(67.16 KB, 下载次数: 2)
-
1905049424854504759C122689185A8EB108A0343.jpg
(47.61 KB, 下载次数: 3)
-
6597267678749733724.jpg
(68.53 KB, 下载次数: 4)
-
6597676697075769696.jpg
(67.14 KB, 下载次数: 2)
-
6597733871680412501.jpg
(66.29 KB, 下载次数: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