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3116|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几篇关于吃的文章,正好在节日应时应景。

   曾经想转赵珩先生、逯耀东先生、蔡澜先生这老三位的文章,更有野心想把王世襄老先生、王敦煌先生贤父子的美文呈与诸位共赏。   奈何这几位的文章虽好,但少有能编辑、复制的文字版,现在先找几篇小文,以应佳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10-8 11:48 | 只看该作者
熊兄真是文艺青年啊,好看的文章啊。可惜传统的美食很多都走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4:57 | 只看该作者
beyondbeing 发表于 2014-10-4 11:53
写得真好,意味韵味俱佳。4个地方都去过,文章里的美食也多少品尝过一些,不过只食其味,未见其道。这几篇文 ...



   谢教授欣赏,几位先生都是遣词大家,写出来就是好看。       等我游过西安,再向您汇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10-4 15:16 | 只看该作者
吃货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10-4 11:53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意味韵味俱佳。4个地方都去过,文章里的美食也多少品尝过一些,不过只食其味,未见其道。这几篇文章,虽然后几篇时间略远了一些,但是却切实表达出了吃的“味道”。其中浓郁的生活气息勾起了味觉和灵觉的回忆。等得闲了,先把城隍庙的小吃寻几个儿时印象深刻的再品一遍。然后苏州是必须要去的,苏州的焖肉面确实好吃,虽然上海现在也有不少苏州面馆焖肉面已经做得挺地道的了,不过还是苏州当地的更具神韵。然后南京,再然后西安,光这样想想就挺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5:28 | 只看该作者
凡尘 发表于 2014-10-3 14:20
花兄果然大才之人,兴趣广泛,啥时来点岛国H片介绍一下,嘿嘿。没有历史厚重感的人去了西安挺浪费的,比如我 ...


  好,听兄的,下回介绍东京很热系列。      别听我在这儿装的跟那啥似的,咱们肚子里那点儿墨水都差不多,就是我会唠叨,显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10-3 14:20 | 只看该作者
花兄果然大才之人,兴趣广泛,啥时来点岛国H片介绍一下,嘿嘿。没有历史厚重感的人去了西安挺浪费的,比如我,只找吃的,但对于花兄这样的人强烈建议转一转,无论是精神的还是味觉得,当然,晚上还有肉体的,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0:00 | 只看该作者
askxzy 发表于 2014-10-3 09:25
仔细的读了遍长安,苏州南京两篇觉得略远一掠而过,精神旅游一下很好省钱又不劳神


   这几个地方,苏州很多年前去过,西安、南京还无缘参观。  当成精神旅游挺好的,比现在出门被挤着感受全国人民的温暖要强上百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09:58 | 只看该作者
虚无飘渺1971 发表于 2014-10-3 09:20
据说 百年可出一个钱钟书   但一百年也难处王世襄


   飘兄,王老爷子的家庭成分是这样的:曾祖辈、祖辈是清朝部级官员,父辈做到驻法国大使,后来在北洋政府当国务院秘书长。  王先生上燕京大学住海淀花园时,有中西两班厨子伺候,小学开始用英文写作(每周一篇关于鸽子的,以至于老师看烦、继而看怒:写点儿别的,再写鸽子给你C),同时有家塾教传统经典。  去美国游学、深造时带着一架宋代古琴,兴之所至就弹一曲。  英文写作和阅读始终没放下,以至改革开放初期,在外国,尤其是美国博物馆界还享有盛名,拿着老爷子的介绍信,都会让你甚至没展出过的藏品。  协助国府追回日本掠走的一千多件珍贵文物,以至建国后被当成大贪污犯—— 能追回那么多国宝级的东西,你自己一定贪污了。

  这样的主儿搁哪个时代都能风云际会,就是到咱们红朝才耽误了三十多年。   顺便说一句,当年大力提携怹的北洋政府代总理朱启钤先生是倡议和开发北戴河的人。    后来吃红烧肉的太祖能有避暑去处,还得感谢朱桂老啊。          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0-3 09:25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的读了遍长安,苏州南京两篇觉得略远一掠而过,精神旅游一下很好省钱又不劳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0-3 09:20 | 只看该作者
据说 百年可出一个钱钟书   但一百年也难处王世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09:17 | 只看该作者
墨了墨 发表于 2014-10-3 09:15
来一对熊掌


  好嘞,熊掌一对,附赠后半辈子生活不能自理的熊一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0-3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一对熊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04:29 | 只看该作者
空悲切 发表于 2014-10-3 04:18
今天俺吃的舌尖上的中国里推荐的那家淘宝店的新疆切糕~~


     花了几万?   现在切糕好像没那么贵了。        呲牙

     新疆美食很好,就是在全国各个小路口转悠的卖切糕巴郎子让人感觉眼晕,总觉着他们的假冒切糕(质量比不了新疆正宗切糕)好像一坨坨金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04:27 | 只看该作者
702736 发表于 2014-10-2 21:43
可惜老先生已不知青和蒜在苏州的叫法了,误为葱了。想来他生于丰县,不算地道苏州人的缘故。苏州本地人哪有 ...


  兄说的是,逯先生早就在香港定居,开放探亲后才回来的。  再说他本身是丰县人,因为老逯先生在苏州当县长,所以才吃了几年难忘的面。 陆文夫老先生的美文稍有些长,就没传上来,想到老爷子晚年白发人送黑发人,且身体较差,不能再享受美食,实在令人心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0-3 04:1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俺吃的舌尖上的中国里推荐的那家淘宝店的新疆切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0-2 21:56 | 只看该作者
要说苏吃,还是看陆文夫的吧,虽是苏北人毕竟在苏州度过了对吃的理解的最重要时期,写来才有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0-2 21:43 | 只看该作者
可惜老先生已不知青和蒜在苏州的叫法了,误为葱了。想来他生于丰县,不算地道苏州人的缘故。苏州本地人哪有吃生葱的?多半是苏北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0-2 21:36 | 只看该作者
去西安可以尝遍各种小吃,陕西的各种面食。特别是听听陕西人的西北腔,特别有劲儿。记得经常听到的印象很深的一句,是去吃面在面馆听到的。“货机,显来亿万面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9:04 | 只看该作者
风之谷 发表于 2014-10-2 18:34
文章太长,读不下去了,顶一下就撤


欢迎风兄来纯顶        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8-4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