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和田玉基础知识、关于籽料皮色的物理染色 [打印本页]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5 22:57
标题: 和田玉基础知识、关于籽料皮色的物理染色
很多朋友接触和田玉好长时间了还分不清和田玉的产状是什么,经常会问我山料和糖料有什么区别......

经过仔细的整理,我将会在这把和田玉的基本知识从大类到小类并且有关联的一一介绍。玩玉的新手们可以仔细看看,相信会收获不少。


先说和田玉的产状分类吧。
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和田玉的“山料”,“籽料”这样的名称。但是大家缺乏具体的概念,依然混淆和认识不清楚。我将图文并茂的介绍。
和田玉的产状主要分为4种:山料,山流水,籽料,戈壁料。产状也就是产出状态,产出形态;也就是和田玉让我们采集到的时候的最初形态。


和田玉最初形成玉地壳之下,并非裸露在地表的,由于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和田玉所在的地层形成了山体,和田玉也就深藏在山体里面了。
山体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日晒、冰川挤压、冷热交替的作用,渐渐的表层的沙石不断的脱落,于是渐渐的和田玉便裸露在山顶之上了。裸露在山顶之上的
和田玉玉料是我们看到的最初形态,玉料块头非常大,带有棱角,这就是和田玉山料了。
(, 下载次数: 13)
因为在昆仑山上终年积雪并且形成冰川,有冰川有积雪就会形成河流,也就是形成玉龙喀什河和卡拉喀什河。和田玉山料也会经风吹、雨打、日晒、
冰川挤压、冷热交替的作用不断的被侵蚀和裂解成小块的玉料。小块的和田玉山料会被雪、冰川、水流带入河中并且在河道里不断的翻滚磕碰,
玉石山料表面的棱角会被初步滚磨消蚀,形成大小差异非常大的毛孔,但是还保留着山料的大致形态和较多断裂坑,这样的形态和田玉玉料一般是在上游

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玉料称之为山流水料。
(, 下载次数: 14)
山流水料会继续延着水流继续往下游走,在缓慢长期远距离的滚动过程中,和田玉山流水料的形态会在自然的碰撞摩擦过程里被打磨的更加
浑圆,表面毛孔会相对大小差异较小,这样的和田玉卵石即被称为籽料。籽料也就是卵石的意思,只是我们一般用卵石称呼其他石头而更多的用来
称呼和田玉,所以籽料也成了和田玉卵石的代名词了。
(, 下载次数: 12)
由于河流会侵蚀土地,所以河流会改道,河流还会干涸,因此籽料所在的河道如果干涸了或是河流已经改道了,那么旧河道也就裸露在戈壁滩上了,
最终,旧河道上的籽料会被风沙侵蚀而失去了籽料的毛孔和皮色。而表面会形成被风沙侵蚀出来的特殊的较为凹凸不平的皮壳。这样的形态的产自戈壁滩上的
和田玉玉料也就是戈壁料了。
(, 下载次数: 15)
以上从生成过程和原理介绍了和田玉的4种产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关联。
补充一下:不少商家喜欢用山流水这个概念蒙消费者,因为很少人认识山流水,山流水一词好听,也神秘。商家自然可以故作神秘混淆视听了。
山流水实际产量非常小,没有绝对界定标准,只有大致界定标准。并且山流水只是山料和籽料过度里的一种非典型产状形态。
没什么稀奇和神秘的,更不应该以概念蒙消费者。


下面介绍下和田玉的颜色分类
大家可能都遇过一种情况,同样一块黄颜色的和田玉,有的人说是黄玉,有的人说是黄沁,有的人说是糖玉.......
同样一块黑色的和田玉,有人说是墨玉,有人说是黑青,有人说是黑碧........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目前玩家和商家分别形成了两个流派的人。
两个流派!没错,并非我在搞分裂。为什么这么说呢,和田玉从08年兴起,和田玉知识也是从08年开始大量普及,但是和田玉科普贴可以说是乱七八糟,懂的,不懂的

都上百度乱说一通,固然造成信息繁杂,新手无法明辨。科普和田玉知识的人简单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行家,一类是搞地质科学的专家。

从颜色分类来说,行家们是按照肉眼直观和田玉颜色判断来称呼颜色的,比如一块玉料大致看起来是纯黑色的就称呼为墨玉;专家是按照和田玉矿物颜色成因来分析种类所属的,比如一块玉料大致看起来是黑色的,但是必须按照它的颜色成因来进行分类,纯黑色的和田玉可以是墨玉,可以是青玉,可以是碧玉。

按照目前和田玉知识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以及科普得到的认可性来说,都是矿物学颜色成因的分类命名法更为大家所认同。
当然我们谈论的时候建议以更加严谨的方式来交流,也就是尽量使用矿物学上的分类命名法称呼和田玉的颜色,而我们同时也了解行家们的称呼方法

也无妨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跟市场上的行家交流不会有障碍。

以矿物命名分类法介绍和田玉的几种颜色。同时会在介绍中补充行话里的称呼法,方便大家弄清楚和田玉的几种主要颜色。
和田玉按照颜色分类是分为6大类:白玉,青白玉,青玉,糖玉,墨玉,碧玉
白玉
(, 下载次数: 14)
白玉在和田玉中是一大主流.众多和田玉爱好者所青睐和追求的,就是洁白纯净的白玉.白玉因为质地纯,主要成分一透闪石为主,含有极少量的阳起石及致色元素,
所以它反映出来的白色,正是单纯的透闪石本身的颜色.我们称之白玉。
补充:矿物学里的白玉和行话里的白玉都是同一回事,但是鸡骨白,一级白,瓷白,这些都是行话。说到这里 一定有很多朋友会很感兴趣的问我很多关于羊脂白玉
的问题。在这里我先说颜色分类,打岔的话题先不做赘述,以后会对羊脂白玉作详细介绍。

青白玉
(, 下载次数: 22)
含有少量的4价铁离子,含有少量的4价铁离子,含有少量的4价铁离子(重要的事情说3遍),主要颜色成因由4价铁离子致色,反映出的是淡淡的青色,并不太浓。
我们称之青白玉,这里强调一下,青白玉的颜色范畴特别的广,和田玉中有很多"不太好定义的颜色"都会划分到青白玉里,比如一块玉料有点发青的但是又带灰色调的,
或是有点发青同时带有一点黄色调的,都会划分在青白玉范畴里。


补充一下:矿物学里的青白玉和行话里的青白玉都是同一回事,但是我要把青白玉的分支具体说明一下。
大家要是细心会发现和田玉颜色分类里并没有常听到的黄玉。

对,和田玉的原生黄玉是属于黄口料(一种带黄色调的青白玉)里的一个颜色分支。而黄口料又是属于
青白玉里的一个颜色分支。所以原生黄玉是属于青白玉下的一个小分支。和田玉的颜色大类里并没有黄玉这个分类的。
(, 下载次数: 28)
青玉,含有较多的4价铁离子,含有较多的4价铁离子,含有较多的4价铁离子(重要的事情说3遍),主要由4价铁离子致色,颜色青且浓郁,这样的颜色的和田玉我们称之青玉。
(, 下载次数: 17)
我们一开始可能不太会区分青玉和碧玉,因为他们中很多颜色看似差不多,但是实质上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不仅仅是肉眼上看到的区别而已了,在这里我介绍每一种玉,都会介绍它们的致色元素,也是为了清楚的有根据的告诉大家他们的本质区别。

补充:大家容易误解的鸭蛋青和沙枣青,实质属于青玉而并非碧玉。价格日渐高涨的鸭蛋青和沙枣青因为质地的细腻和颜色的鲜明,给人非常舒服的感官享受,因此价格快速攀升也是正常不过的了。
(, 下载次数: 44)
(, 下载次数: 20)

还有黑青玉也必须介绍,青玉因为含有的铁离子非常浓郁而深青至黑,所以如果按照行话来称呼的话则叫墨玉,显然不科学,
因为透光光圈的黄色很明显体现里它的铁离子致色,强光下也能看到玉料泛青色,因此不容置疑的是属于青玉类的。
(, 下载次数: 24)
(, 下载次数: 36)
(, 下载次数: 25)

碧玉,主要致色离子为铬离子,主要致色离子为铬离子,主要致色离子为铬离子(重要的事情说3遍),呈现出的色调比青玉要鲜艳,我们称之为绿色,绿色与青色有别。
(, 下载次数: 25)
碧玉是绿色的,青玉是青色的。碧玉中的铬离子足够浓郁也会呈现出浓绿至黑的颜色,但是强光下可见是泛绿色的,强光白光手电光圈也可见是绿色光圈,有别于青玉和墨玉。
(, 下载次数: 33)
补充:区别碧玉和青玉的方法,肉眼看青玉不含墨点,颜色是青色的,碧玉大部分有墨点(俄罗斯碧玉有相当部分无墨点),碧玉颜色是绿色的,通过强光白光手电打光
看玉料光圈,青玉光圈呈黄色,碧玉光圈呈绿色。
(, 下载次数: 18)
(, 下载次数: 26)
另补充:有些玉料不含墨点颜色看似青玉,但是光圈是青色(非绿色)的光圈,光圈颜色非常接近绿色,是因为玉料里同时含有大量的4价铁离子和铬离子,对于这样的玉料就没有
明显的界定了,这样的现象属于“骑墙”现象,也就是同时具有两种颜色玉料的特征,行话里通常称呼青碧玉。还有一种籽料颜色看起来很绿,并且带有典型碧玉籽料的墨点,

但是光圈更加偏向黄光的籽料,同理,与前一种青碧玉都是同时含有大量的4价铁离子和铬离子,区别只是4价铁离子和铬离子的占比多少问题而已了,同样的都可以称呼青碧玉。
青碧玉的称呼方法也是借鉴了糖白玉的称呼方法。


墨玉,墨玉是和田玉中一个较独特的玉种,它不像其他玉那样是由金属元素致色,而是由杂质致色,所谓杂质,就是石墨,墨玉由石墨致色,墨玉由石墨致色,墨玉由石墨致色(重要的事情说3遍),
(, 下载次数: 30)
细小的石墨夹杂在透闪石里,使和田玉看起来是灰色或是纯黑色的。墨玉如果是由石墨融入白玉所形成则强光白光手电下光圈为白色。
(, 下载次数: 32)
如果由石墨融入青白玉或青玉所形成则强光白光手电下光圈为黄色。
补充:这里我们提一下"青花"
(, 下载次数: 45)

青花并不是和田玉里的一个单独分类,青花的青是黑的意思,青花也就是黑花的意思,青花是从墨玉这个大类里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

青花只是一句行话,我们常把黑色部分占玉料85%以上的叫墨玉,而黑色部分占85%以下的叫青花.仅此而已.青花和墨玉并不是单独的两个分类.

这里再详细说一下各个地方的墨玉致色成因,新疆产的和田玉中的墨玉都是由石墨致色的,所以我们常能看到非常黑的玉料,或是黑白相当分明的玉料,

青海的烟青玉和俄罗斯的墨玉,都是由锰离子致色,因为是元素致色,
所以从感官上区分也是很容易区分的了,烟青玉都是灰紫色调。
(, 下载次数: 33)

糖玉,黄沁,黄玉,估计这是绝大部分人都容易混淆的几个分类了,即使是商家或所谓的行家,也很少人能把他们清晰的正确的对号入座了,这里我们下介绍一下糖玉。
(, 下载次数: 23)
糖玉颜色由淡黄至深黄及褐黄甚至糖红色都有,糖玉的致色成因是玉料在形成之后,在自然环境中受3价铁离子沁染所致,受3价铁离子沁染所致,受3价铁离子沁染所致(重要的事情说3遍),才表现出来的单纯的黄颜色,
这样的致色成因我们称之次生色,次生色的玉料我们称之糖玉,黄沁籽料以及"红沁籽料"的颜色成因都与糖玉是一样的,都是在后期里慢慢氧化的过程里
受3价铁离子沁染所致,所以黄沁籽料和"红沁籽料"都是属于糖玉.糖玉的铁离子淡则糖黄色,浓则糖红,非常浓则呈黑色。
(, 下载次数: 26)
(, 下载次数: 22)
(, 下载次数: 34)
补充:糖玉也有骑墙现象,比如糖白玉,糖青白玉。关联举例:一块白玉在自然环境里被铁离子侵染变色了一半,结果我们采集到的时候它一半是白色一半是糖色,骑墙现象,我们各取一特征,称呼为糖白玉。同理,青白玉受沁成糖,同一块玉同时具有青白色和糖色,我们称呼为糖青白玉。
(, 下载次数: 23)
(, 下载次数: 39)
要点提醒:
1.青玉容易和碧玉混淆。
2.原生色的黄玉属于青白玉(行话里把原生黄玉叫黄口料\不区分黄口料和黄玉);次生色的黄沁和红沁都属于糖玉【行话里把黄沁和红沁叫黄玉和红玉(这里必须表达个人观点,行话里
所谓的红玉,显然的概念炒作完全不受自然约束了,铁离子淡则呈糖黄色,深则呈糖红色,黄沁和红沁本为一物,但还有人细化红沁出来另做文章,不科学至极!愚弄消费者!)】。
3.青花属于墨玉,不是单独分类,不同产地的墨玉致色成因不一样。
4.黑色的和田玉在行话里都叫墨玉,在科学的分类里可以是青玉可以是碧玉可以是墨玉还可以是糖玉,要看具体特征或致色成因,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5 23:01
谈谈籽料的上色吧。


很多吧友重复来重复去的会问我关于皮色的真假问题。有的人因为花了高价买了染色的东西,但是听不进真话,我也只能表示惋惜了。

在这里我专门给大家仔细说说最先进的假皮和鉴定方法。

在过去,很多所谓的识假皮方法和给假皮褪色的方法,早已经过时得都成了咸丰年代的事情了。

以前,有人出来科普说色根,看皮色过渡,说锰结晶钉子纹,说84消毒水褪色,我只能给大家说,那真的已经是非常非常过时的鉴定方法和褪色方法了。

皮色的造假现在是到了出神入化以假乱真的地步了,现在有很小一部分人染色的技术可以说是能把和田玉的真皮在极短的时间里做出来的了。

我先介绍一下,给和田玉染色,大方法里分为物理染色法和化学染色法。
先说说过去的染色方法吧,过去的染色方法鉴定归纳就是用染料(石材染料或纺织品染料或金属单质)通过浸泡或包裹加热或酸碱侵蚀等等,都是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染色效果虽然能蒙骗不少新手,但是对于行家来说,或尤其是专门研究真假皮的人来说,都还是比较低级的染色法来的。



再仔细说说现在最高级最新的染色方法。
物理染色法:主要是一种物理作用快速生成皮色,方法是用矿物离子强行侵入和田玉的分子晶胞间的解理里。借用天然的矿物离子再在实验室里模仿喀什河生成和田玉皮色的环境中快速生成和田玉皮色,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皮色鉴定机构也鉴定不出真假,因为是由于天然的矿物质形成的皮色,鉴定机构鉴定和田玉都是通过成分分析和物理分析来鉴别和田玉的成分的,所以这样的方法是鉴定不出来这样的假皮色的。但是这样的染色方法一般存在一个弊端,就是实验室模仿的喀什河环境毕竟有局限性,生成的皮色又是在短时间里形成的,虽然皮色用仪器鉴定不出来,但是染色出来的皮色会比较“怪”。不过只要实验室环境模仿的足够好,做成的皮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为真皮了。这个特征在下面会详细说明。



化学染色法:主要是使用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快速把金属离子置换进和田玉分子里,也有的通过酸或碱快速改变和田玉表面的质地再进行下一步的化学染色或物理染色。化学染色的方法非常多,有金属离子置换法,有有机物置换法等等,这里我不一一描述了,这里要把化学式列出来也不好,这里只教大家怎么认识和田玉,关于染色的方法我们是绝对保密的,因为我们研究和田玉的皮色真假只限于交流学习和杜绝买卖假货以及给广大玉友鉴定。咱们这种技术可以打个比方说,就像会开锁的师傅一样,也像黑客一样,仅有极小部分人掌握,并且不轻易传授他人,一旦方法落入内心不善之人手中,就会借此骗人坑人害人来谋财。

今天写这个关于上色的帖子,我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现在市场里很多人也确实以给和田玉做假皮谋生,因此我必遭图谋不轨的人排挤与打压;今后如遇到各种不同角度的诋毁、中伤、谩骂、造谣,请各位淡然处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5 23:02
先上几张图,大家看看皮色的真假。
(, 下载次数: 26)
(, 下载次数: 20)
(, 下载次数: 16)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5 23:02
相信大家都看的出来上面这3个籽料都是染色的。是的,上面这3个籽料的染色方法都是比较低级的染色法,也是一眼假的籽料。如果有同学还看不出来的话那真是要加强学习了。下面,我亲自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先进的染色法。染色完了以后,我再进行褪色给大家看,为了好让大家对比,因此不能破坏籽料的物理性质和不能改变籽料的成分,我选择物理染色法里的一种。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5 23:04
先看看几个籽料的原样,还没染色的时候。
(, 下载次数: 32)
(, 下载次数: 20)
(, 下载次数: 23)
(, 下载次数: 26)
(, 下载次数: 20)
(, 下载次数: 30)
(, 下载次数: 21)
(, 下载次数: 24)
(, 下载次数: 24)
(, 下载次数: 30)
(, 下载次数: 23)
(, 下载次数: 24)
(, 下载次数: 27)
(, 下载次数: 24)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5 23:05
上面这7个籽料,是没染色前拍的照片,日期也写上去了。染色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我只能尽量的缩短时间,一般来说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好的皮色,我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为的是不要染得完完全全跟真的皮色一样,否则也没办法给大家讲解了,再一个是染的太像大家也看不明白。

下面看染色好了以后的情况。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5 23:07
(, 下载次数: 20)
(, 下载次数: 25)
(, 下载次数: 23)
(, 下载次数: 19)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5 23:08
(, 下载次数: 22)
(, 下载次数: 26)
(, 下载次数: 25)
(, 下载次数: 24)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5 23:08
(, 下载次数: 24)
(, 下载次数: 31)
(, 下载次数: 24)
(, 下载次数: 19)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6 00:27
上传的文件上限了!明天再继续吧!
作者: 新疆的猫    时间: 2015-11-26 02:34
修正一点:铁在一般常见化合物中出现的是二价或者三价的氧化态。和田玉中的铁元素主要是二价。和田玉的颜色随着FeO含量增加而变深。

作者: chly63    时间: 2015-11-26 08:47
新疆的猫 发表于 2015-11-26 02:34
修正一点:铁在一般常见化合物中出现的是二价或者三价的氧化态。和田玉中的铁元素主要是二价。和田玉的颜色 ...

嗯嗯,是的!

作者: zsy888    时间: 2015-11-26 11:31
学习了{:soso_e179:}
作者: aerial16    时间: 2015-11-26 12:45
學習了
作者: 麻寒武    时间: 2015-11-26 20:07
好贴,学习了
作者: pyqhlw    时间: 2015-11-26 20:26
不错  学习
作者: jasondai    时间: 2015-11-26 20:45
顶,学习
作者: 四小皆满    时间: 2015-11-26 21:20
铁主要的稳定状态就是二阶和三阶,这个也比较容易说明为什么青玉比较容易形成黄沁红沁。
作者: yinshipeng    时间: 2015-11-26 21:57
学习了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04
新疆的猫 发表于 2015-11-26 02:34
修正一点:铁在一般常见化合物中出现的是二价或者三价的氧化态。和田玉中的铁元素主要是二价。和田玉的颜色 ...

谢谢猫兄的指导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05
继续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5)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08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14)
(, 下载次数: 11)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08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6)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08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5)
(, 下载次数: 6)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09
上面的籽料染色前后的对比图,如果不是有对比图,估计直接把这些染好的籽料拿出来让大家看,即使是卖家被骗的都能达到95%以上。对,我就敢说连绝大部分卖家都分辨不出来。因为这种染色方法染出来的皮色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真皮了。因为它的生成环境和着色根据都是完全依照喀什河的自然环境模仿出来的,所以从过度上,分布状态上,沁的自然形态上是完全跟真的籽料一样的了。但是我前面说过了,因为我还要褪色给大家看,也就是我做的染色是必须能逆转进行并且不破坏籽料的,那我就不能做完全跟真皮一样的籽料给大家看了,往后我再做一次不可逆转的“真皮”给大家看并详细介绍。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依照自然环境快速沁染出来的皮色的BUG。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09
人造和田玉皮色跟人造钻石一样,模拟地壳深部高温高压实验室的人造钻石即使已经是非常纯的单质钻石了,但是还是有BUG的,还是能鉴别它与天然钻石的。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10
先对比一下这种籽料跟以往的简单工艺染色的区别吧。
以往的染色籽料,
1.假皮子一定没有色根或者皮子太浮;
2.因为是放液体里染的,所以礓比肉松,因此礓一定会被染色并且礓的假皮色比肉的假皮色要深;
3.籽料有裂的话,裂缝里一定进色并且没有过度状呈一丝一丝的假色。

4.另外还有些比较有经验的人能从分布状态的自然性来判断皮色的真假。


另外还有些根据不强的理论这里就不提了。因为在过去的时间里有些不科学的鉴别方法本身也经不起推敲的了。还是继续上图吧。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11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11)
(, 下载次数: 7)
(, 下载次数: 15)

满黄皮的籽料,皮色深浅从下往上逐渐减弱,并且黄色是沉在黑色的锰结晶皮色下面的,近似程度99.9%。而过去的假皮则是黄皮覆盖在黑皮上,更是覆盖在籽料表面的,豪无色根可言。


这个籽料的假皮色不管是颜色鲜艳程度还是着色深度和分布的自然性,都是完全跟天然籽料一样的,无懈可击。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11
(, 下载次数: 3)
这样的籽料在染色前属于比较普通的,染了个满黄皮后,价格轻松的翻了10倍。
好吧,BUG在哪里?
BUG就在籽料的礓线上,这个籽料按照绝对合格的染色方法来说的话,必须控制到完全没有BUG,但是礓线上也着色了。籽料有的礓线是不上色的,有的礓因为质地特别松散或者面积特别大,还是有可能产生水岩反应而形成皮色的。
在不同的料子的质地下长不同的礓,不同的肉和礓的皮色相融不相融这里不一一举例,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太多了...........研究籽料的礓其实对认识和田玉籽料的质地和皮色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咱们这里还是先针对皮色来说吧,礓往后再科普了。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12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7)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12)
以往染色,因为籽料都是泡染缸里染色的,或者是什么裹铁粉等等,都是老掉牙的染色方法,并且大家都知道,籽料的礓的质地一定比肉的质地要松,所以礓一定会染出比肉更深的颜色来。



好吧,上面这个籽料,两面都是礓,天地礓籽料。上面这个籽料一面礓染的黄皮,另一面礓则完全没染上色。有的朋友会猜测,是不是我拿胶水先把籽料不想染上色的地方给封起来,染色好了以后再把胶水去掉呢,呵呵。

再透露一点吧。

咱们这个籽料,并非在液体环境中做的染色,也并非是用金属包裹加热法染色的,而是直接在实验室里用气体迫使籽料表面晶胞空隙增大然后再急速降温让籽料在气体中自然的吸收分散的金属离子来进行染色的。至于为什么一面礓上色另一面礓不上色,是因为摸透了礓的属性,调整好不同的礓在不同环境和温度里吸收力不一样来染色的,所以自然能做到该长皮的地方就长皮,不长皮的地方就不长皮了。

噢,对了,对于很多深色的皮子,很多刚入行的朋友乱给别人点评最喜欢挂嘴边的说法是烤的。太误导人了。烤色的方法已经非常落后了。现在整个市场上烤色的方法基本没人用了,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13
(, 下载次数: 4)
(, 下载次数: 8)
说裂。
和田玉的皮色就是这么奇怪,要分析真假,都得从它们的瑕疵去判断。裂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
(, 下载次数: 11)
不管是浸染还是刷染还是涂染还是烤或传统的等等方法,都控制不了一样事情,就是裂进色,传统的方法都是染料在籽料的表面覆盖着,染色需要染料的扩张性、分散性,但是又因为控制不了染料的扩张性、分散性,所以是染的轻了假,染的重了也假,既然有裂那染的不轻不重是不可能的。

我们再重新分析一样,染色很多时候是需要借助籽料表面的毛细裂缝帮忙的,因为籽料表面一定有毛细裂缝,那些毛细裂缝肉眼看不见,染料分子能进入毛细裂缝,也能沉淀在籽料表面。但是染色怕碰到大的裂缝,因为染料进入裂缝以后不会产生颜色过度,所以视觉效果非常假,但天然的皮裂不一样,天然的裂口形成的皮要么是锰离子自然结晶形成,要么是籽料的裂水岩反应后氧化置换而形成的皮色。

上面这个籽料,生成的皮色也是无懈可击的,从裂口看,染料完全没有进入裂口里,籽料黑色的肉的地方基本不着色,白肉部分全部上色。再留意一个地方就是籽料侧边的一小块礓点,那点礓也是没有上色的。
好吧,有没有BUG,其实是有的,大家可以看到白肉部分,其实仔细看质地紧密程度不一样的,但是黄皮的深浅变化没有太有针对性的依据白肉的质地松紧而变化,这也是人为控制外因条件不够严谨而出现的小小的误差,不过这样的BUG也不算BUG了。因为这是我故意留的一个BUG为了给大家讲解分析的了。但是大家可以以此为据,人为的染色哪怕再逼真,或者说即使做到了真色,但是外因不可能跟大自然完全一样,自然不自然这个BUG还是有的,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而已了。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14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5)
(, 下载次数: 12)
(, 下载次数: 13)
(, 下载次数: 5)
以往籽料染色做皮,皮色都是凌乱的分布在籽料表面的,但是上面这个籽料可以看到,皮色是很有根据的依照籽料皮壳松紧程度自然附着的;籽料表面质地疏松的地方自然会在喀什河里自然的滚磨而被侵蚀成小凹坑,而小凹坑的地方也因为质地疏松才生成自然的皮色;上面这个籽料可以看到,现在先进的染色方法也可以做到大自然的染色效果了,皮色依据籽料表面疏松的地方附着生成,而且皮色的深浅还能依据质地的松紧程度从凹坑中心向周边逐渐减弱,颜色过度完全跟真皮色一样,跟天然的真皮色毫无差别。另外再看一个细节,第一张图片看到的浮表裂也是没有进色的,这一点也是跟天然籽料一样,毫无破绽,但另外在看浮表裂旁边有些黑色泥沙块,那些沙子名字叫粉砂,天然的籽料有些皮色会长在粉砂下面的,但是粉砂不会染有颜色。这个就是BUG,咱们这种染色法虽然能染出几乎毫无破绽的皮色,染色也不会把粉砂给染上颜色,但是如果籽料本身有粉砂的话,皮色比较满的籽料那粉砂下还是有自然皮色的,那剔除粉砂检验皮色,就能一辩真假了。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15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11)
(, 下载次数: 3)
目前市场上洒金皮是比较受青睐的,洒金皮的籽料也比较贵,因此市场上的人造洒金皮也比较多,但是肯定绝大部分都是假的了,咱们也做一个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假洒金皮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我们之前说过,天然籽料的皮色都是根据籽料皮壳表面的松紧来自然附着的,肉质特别紧密的地方比较难形成皮色,肉相对松散的地方才容易形成皮色。所以籽料表面的质地只有形成一点一点的松散的“据点”才能形成一点一点的洒金皮,那这些“据点”也不是胡乱长的,籽料的肉质千变万化,因为透闪石分子结晶的情况有很多,能出现洒金皮的“据点”的情况必须是结构细腻(肉眼可见的结构,并非矿物学上的分子交织结构),并且晶胞个体大小基本一致,有一定的定向排列,这样晶胞间才会留下“缝隙”,籽料表面才有均匀的“据点”在后期形成一点点的洒金皮。

了解了天然真的洒金皮的成因,我们就可以借此判断人造洒金皮了,上面图片可以看到,这样的洒金皮虽然也能蒙骗不少新手,但是从“据点”判断,据点杂乱,也跟料子质地的松紧毫无关系,皮色的“定向性和均匀性”的关系非常差。所以破绽还是非常大的。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18
(, 下载次数: 2)
漂亮的鹿皮籽料,这个皮色是皮上加皮。

之前有人说带钉子纹的二上皮一定是浮在籽料表面的,并且不会与籽料的水草皮、乳丁纹(锰结晶黑皮)相融的,就像是大雪(皮色)盖在了麦田(锰结晶黑皮)上面,雪是雪,麦子是麦子。


上面这个二上皮籽料就轻松颠覆了这个理论了。
现在先进的染色方法不仅仅能让黄皮染进籽料里很深的地方,还能很自然的过度递减,并且与锰结晶黑皮自然融入,形成一体皮色,不会是黄覆盖黑,而是黄和黑都在同一层次,甚至可以做到黄皮在黑皮之下(栗子皮)。
有BUG不?不好意思,没粉砂,没裂,没礓,而且籽料非常小,真的没有BUG,呵呵。

这样的小籽,参考点太少,找BUG太少太困难,进实验室也检测不出来是假皮。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这样的皮色的籽料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流通,因为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而且配方也非常非常的保密,懂得制作的人非常非常的少并且受第三方单位管制,这样的方法仅限于研究,不允许用于生产的。并且没有条件的实验室也是制作不出来的,大家还是可以放心的。
(, 下载次数: 5)
(, 下载次数: 1)
这是今天拍的照片,拍了一百多张,对焦对不上,大家可以凑合看下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19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5)
(, 下载次数: 2)
染色前和染色后的对比,价格至少翻几番了,染色前,籽料因为有礓,因此价格大受影响,染色后,皮色完美的遮盖了原来的瑕疵,并且皮色非常漂亮,奇巧,不仅仅让籽料看不到瑕疵而且还锦上添花的增加了许多附加值,因此价格就大不一样了。市场上这样的造假情况很多,带皮的籽料都受大家追捧,因此奸商也绞尽脑汁的制假售假。
我作为作为和田玉玩家,同时也是和田玉商家,对于染色皮乱象我毅然坚决抵制,作为玩家,我不愿意买染色的籽料,我不玩那样的东西;作为商家,我绝对不卖染色的籽料,不以小善而不为之,不以小恶而为之,卖假货虽然能谋取暴利,但并非生意长久之策;其次,售假更会让消费者对这一行业失去信心,客人流失,谈何生意,谈何长久;再者,生意在于经营而并非在售假,把握要点才是生意之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心不正者从何业都取财不正!
在此,我知道这篇帖必然会得罪不少人,我当然不在乎,我更要奉劝制假售假的同行朋友悬崖勒马,大家一起营造好的商业环境和娱乐氛围才是好的生意之道,不要图一时之利而失去长久生意和个人名节。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7 00:24
关于上色的先写到这里吧,这几天对这些籽料进行褪色,到时候再继续写下去。

这篇贴主要给大家提个醒,不要盲目的相信所谓的理论,有空还是要多到市场走走看看,结合实践才能进步,跟上变化。
作者: 琴笛    时间: 2015-11-28 08:07
又见有营养的帖子了,吓得好多人不敢说话。哈哈。。支持!!!!!!!!!!
作者: 穆氏羽琵~    时间: 2015-11-28 13:23
涨姿势了!兄有空帮忙看看我这个料子的颜色什么情况http://www.xjdm.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7715
作者: 大隐于市    时间: 2015-11-28 16:01
呵呵,倒过来看比较好,我只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一下,您是咋把这几个料子的真皮去色的,这还真要一点本事
作者: 大隐于市    时间: 2015-11-28 16:19
老鸟回过味来,最多是哈哈一笑,但对新手来说,可是非常大的打击,现在的世道是咋了,假的说成真的可以理解,把真的说成假的,目的何在?郑重声明,我不是商家.
作者: dcb1314    时间: 2015-11-28 16:53
真心好帖赞个,
作者: jsyzzwy    时间: 2015-11-28 17:23

学习了
作者: kingofking2012    时间: 2015-11-28 17:34
高人,说实话,我的眼力还是不行啊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1-28 23:18
大隐于市 发表于 2015-11-28 16:01
呵呵,倒过来看比较好,我只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一下,您是咋把这几个料子的真皮去色的,这还真要一点本事

兄好,个人觉得想要去掉真皮只能对皮色进行破坏,
这几个料的色是我亲手染的,色也是我亲自褪的,目前还在褪色中,先上几张还没褪完色照片,兄可以对比下。
剩下的日后补充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10) (, 下载次数: 7) (, 下载次数: 9)
(, 下载次数: 15) (, 下载次数: 6) (, 下载次数: 9) (, 下载次数: 10) (, 下载次数: 38) (, 下载次数: 9) (, 下载次数: 21) (, 下载次数: 12)
作者: 昆仑雪莲    时间: 2015-11-29 07:29
深呼吸,
作者: aerial16    时间: 2015-11-29 12:04
以後還是買白籽就好  有皮色的太危險了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4 00:59
aerial16 发表于 2015-11-29 12:04
以後還是買白籽就好  有皮色的太危險了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4 01:01
褪色过程图,楼下再补充之前没发出来的几个料
(, 下载次数: 9)
(, 下载次数: 9)
(, 下载次数: 11)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7)
(, 下载次数: 9)
(, 下载次数: 6)
(, 下载次数: 6)
(, 下载次数: 7)
(, 下载次数: 7)
(, 下载次数: 18)
(, 下载次数: 15)
(, 下载次数: 6)
(, 下载次数: 6)
(, 下载次数: 26)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6)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17)
(, 下载次数: 7)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13)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4 01:03
黄沁皮的小籽也是之前那批料染出来的,染得最像的一个,与真皮无异,上色之前的图没有拍到 ,就没有发出来
(, 下载次数: 6)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9)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4 01:03
这个是非常一般的标本籽,也是大家常说的垃圾籽料,上个月21号开始进行上色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6)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4 01:04
咱们再看看上色后的图片
(, 下载次数: 15)
(, 下载次数: 8)
(, 下载次数: 12)
(, 下载次数: 18)
(, 下载次数: 9)
昨天刚出来的时候直接一锤砸下去,可以看到这个料的“沁色”很明显有过渡,跟天然沁色形成是一样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4 01:05
最后一个,这种是我们免费送新手的标本籽,上色后有位玉商在店里看到这料,欲出小四的价格购买。
(, 下载次数: 10)
(, 下载次数: 10)
(, 下载次数: 9)
(, 下载次数: 11)
(, 下载次数: 9)
(, 下载次数: 12)
当然,我们也没有卖。
一开始跟他说这料的皮是上色的还不相信,直到把上色前的图让他看了才相信是假皮
(, 下载次数: 9)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4 01:06
这篇帖子暂且写到这里吧。


写了这么多,就是希望能给皮色控的玉友们提个醒,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来辨认真假皮是很容易打眼的。

网络上的理论看的再多,听得再多也没用,要水平长进,还是要结合理论多上手实践和看自己的悟性。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4 01:06
市场上的假皮大多数还是比较好辨认的,能达到真正的高染非常少,但还是谨慎的好,毕竟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祝各位玉友: 玩得开心

             生活愉快
作者: xjdmnr    时间: 2015-12-14 11:13
这里面的水真是深不可测呀
作者: 河洛人    时间: 2015-12-14 11:28
好帖必须顶啊。黄玉归在青白玉,窃以为值得商榷
作者: 烟头    时间: 2015-12-15 10:27
科普贴
作者: 望眼玉穿    时间: 2015-12-15 12:21
这色过了。Fe2+为浅绿色,Fe3+为棕黄色。你这溶液还得稀释。化学没学好。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5 17:02
望眼玉穿 发表于 2015-12-15 12:21
这色过了。Fe2+为浅绿色,Fe3+为棕黄色。你这溶液还得稀释。化学没学好。

我可没说过是溶液染的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5 17:03
河洛人 发表于 2015-12-14 11:28
好帖必须顶啊。黄玉归在青白玉,窃以为值得商榷

个人浅见
作者: lcl5418    时间: 2015-12-15 20:44
谢谢!学习加收藏了!
作者: kingofking2012    时间: 2015-12-16 21:42
请教下如何褪色的
作者: 山中玉    时间: 2015-12-16 22:45
仔细学习了,谢谢无私分享!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8 00:37
kingofking2012 发表于 2015-12-16 21:42
请教下如何褪色的

也看怎么上色的,目前市场的假皮一般去不了,只能磨掉
作者: 诚信籽玉    时间: 2015-12-18 00:38
山中玉 发表于 2015-12-16 22:45
仔细学习了,谢谢无私分享!


作者: xzkun    时间: 2016-1-11 12:09
学习了!
作者: wfs002    时间: 2016-1-13 21:17
顶,学习
作者: wfs002    时间: 2016-1-13 21:19
顶,学习
作者: zahi    时间: 2016-1-15 21:19
学习啦!!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