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ally201406 于 2016-6-11 00:50 编辑
时光匆匆,转眼来猫坛已经一年有余。在夏日的宁静夜晚,庭树新阴,玉阶人静,有感而发,提笔回顾一下来猫坛的日子,以作为玩玉一年小记。
一、玉石篇。在来猫坛之前,我是一枚地道的小白,属于在商场消费那种,身边也没有玩玉的人。想起来玩玉是出于对玉石美的欣赏,是源于精神追求。因为猫坛在网上名气很大,我很快通过网络找到了猫坛,并开始仔细读老马的帖子。老马的文笔以及对于生活的领悟,让我初识猫坛玉友的风貌,于是注册了目前这个账号,并开始留意自己想要的玉石。还记得第一次买的是一块三高的羊脂玉,不大,但是可以包金做一个吊坠。当顺丰把那个小东西送到之后,我就到潘家园对面的一家珠宝店做了包金,配了白金项链,现在有时候还会戴它。在猫坛买的第二块料子是一块接近500克的青白籽料。这块料子是客服妹妹推荐我的,后来送请珠子兄帮忙磨了圆珠,记忆中是13的珠子吧。切开磨珠子后白了不少,手感油润细腻,偶尔还是会戴出去玩。其他零零散散还买了一些,时间久了,记不得先后顺序了。有一块点墨籽料的玉,不小心被我丢在法源寺旁边的饭店了,想起来就感到非常的可惜。比较愉快的记忆是在猫坛降价区拿了一块青白籽料,找潘家园附近的师傅帮忙做了一个仿古平安无事牌,在母亲节那天送我妈妈了。其他品种玉石诸如黑青、戈壁、且末、碧玉也都尝试性的买过。其中,那块黑青籽料请老k加工去了,一直在等,倒也是不着急。在这些玉石里,我最喜欢的是三高戒面镶嵌18k金的戒指,简洁大方,玉质甚好,一直不离身戴着。在特别着迷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冷静了一些,不再零零散散的买了,一直在看有什么特别中意的,能够拿下之后若干年都不会厌倦那种。
二、玉友篇。猫坛的人气来自于玉友对玉石的热爱,爱玉的人聚在一起,就有了很多故事。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猫坛的公公,记得刚来猫坛的时候,他们推荐我去读公公写的猫坛风云录(希望木有记错),当时我还很天真的说:“我也想写进故事里去。。。”到猫坛一年,不知道是否有这个资历能够写进去,即使能写,又有谁有这个意愿写续篇呢。继续说下去,就是在猫坛疯玩的记忆了。副会长一直喊我丫头,即使是丫头也是一个疯丫头吧。热情迸发好像是脱缰野马,跌跌撞撞的滚落到猫坛不同的玉友群里,东看看,西瞧瞧,一会儿来到这里,一会儿去了那里。回想起来,没有去过的群不太多,待的时间比较久的群更稀少。通过在玉友群里和大家交流、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在平面的论坛里了解不到的信息。有时候,我拿着一张玉石照片去问,也会有好心的玉友帮忙解答一下。那时候特别的好学,看见谁戴着一块玉,几乎都要仔细瞧瞧。当然,人多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人,也会有嘈杂,而我是一个表面很好相处实际上非常喜欢安静的一个人,所以在哪里也不待不长。比如和尚那里、大石堂那里、面条那里,都去过,也都走了。目前猫坛的群只在猫的玉友群里待着,和玉友们学习,请教,看他们聊天,也是蛮长知识的事情。在猫坛一年,我结识了很多玉友,写到这里,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这些玉友对我来说是比玉石更加宝贵的财富。比如vv、兔兔,她们俩都是猫坛的老人,我们一起在什刹海边喝茶赏月的日子好像在昨天一样,这也是我线下见过的唯一一次猫坛玉友。除了女玉友,还有一些比较熟悉的男玉友,他们在帮助我增长见识、了解玉石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读猫的游记,学习到他对玉石市场以及品质标准的把握,整个猫坛少有人出其左右。读齿刺的游记,不光欣赏美玉,还通过其犀利的文笔了解了一些新疆的风土人情。读花斑熊的笑话帖,经常是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忍不住哭了。没有办法,这个花熊太博学,把个笑话帖都搞的感动人心。还有很多玉友,没有办法一一忆及,但是,你们的样子都在我的心里,虽然我并不认识你们,你们也并不认识我。我们通过玉石结缘,走在一起,不论是在朋友圈里还是在论坛上,大家交流手里的美玉,也交流生活的心得,分享时光的点滴,自从认识了你们,我的业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回顾往昔,内心充满感恩。
不止一次,我说猫坛是一片福地, 因为这里充满善意与包容。也许以后猫坛对我来说不会和过去一样处处新鲜,因为慢慢的我不再是新人,也许以后我不会和以前一样常来,因为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但是在不同阶段,对于玉石的喜爱是一样的,而在猫坛结识的朋友,远超过玉石本身,值得我好好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