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7-2-28 13:59 编辑
中国古代有一个典故,出自《搜神记》。
有一种昆虫叫做青蚨,这种虫子生的卵一定会依附在叶子上,如果采摘到这个叶子,母虫就一定会飞过来,这个时候如果把母虫的血涂在八十一文钱上,这钱花出去还会飞回来。循环往复,钱就永远都用不完了。
这样的钱用起来多惬意,真应了那句“青蚨飞去复飞来”。
这一次我使用的材料是一块河磨玉镯子芯,这种玉主要成分是透闪石,与和田玉有着一样的气质。以这一件来说,它的优点在于肉质非常细腻,下刀如丝绸,但颜色偏灰,基于破除圆形和提亮色度的考虑 ,决定制作一只扳指,沿用我以前曾经做过的蛙类题材。
蛙家族里有一特别个性的成员,叫做角蛙,这种蛙通体圆润如珠,很有雕塑感,最有意思的还是它的造型好像每一点都恰巧戳中了人们的世俗心态。
比如它有一张占了身体一半比例的大嘴巴,食欲极强,这个特征在宠物市场被说成是“纳财”、“嘴大吃四方”;它的宽度和身体长度一样,是因为它有着一副横向发展的将军肚,角蛙品相讲究“身沉稳坐江山”,当然这个大肚子也非常利于我们表现体积感。
▼定下蛙的构图
最有意思的是它跟童话里的怪兽一样,眼睛上有一对尖尖的角,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中国话里“尖”用来形容明察秋毫的眼神。这些象征性的特征如果让中国古代文人碰到了,是一定要大书特书的。
当然,这个物种是南美栖息的,在中国古代好像还没有出现,所以也就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一定的解读空间。
在切料的时候,我留下了与蛙对视的一只小昆虫的位置。很巧的是,料子本身是河磨青玉。
作为写实刻画,角蛙吃蟋蟀有足够的现实基础,而青色的虫子隐喻“青蚨”,也可以象征“大嘴纳财”这么个世俗寓意。
将军肚对于我这样的胖子来说简直不是什么好状态,但口彩文化里“将军”二字就有大吉兆啦,当然是需要着重刻画的,因为它很正气。
圆滚滚的体态本身也是角蛙值得人喜爱的地方。做到这里,关键是肉感的体现吧。
▼来看看最后效果
析木料子细腻的光面和角蛙毛孔般的皮肤可以形成很好的视觉对比。
▼胖胖的将军肚
▼小虫的特写
关于钱,古人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泉、白水真人、阿堵物、孔方兄……等等,而青蚨也是其中之一。古人有时直接称钱为“青蚨”。青蚨这种昆虫也被叫做“钱神”。北京有个老字号叫“瑞蚨祥”,其中的“蚨”也是来自这个古代传说。
不过那个圆鼓鼓的角蛙,还有着另外一层的寓意——“青蚨”虽好,可不要贪吃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