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以寡击众真英雄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帆
时间:
2020-5-29 01:06
标题:
以寡击众真英雄
(, 下载次数: 5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5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传武大师们真是兢兢业业啊,因为他们,好多原本并不关注搏击运动的门外汉都开始看拳了,
吃瓜群众越来越多,大师都有点不够用了,
好在还有散打界往回混的一龙,他镜头前哭鼻子约战徐晓东,可人徐晓东实诚,真就大老远来家门口等着,
终于等来传武大招 —— 报警。
而上回对徐晓东发动这项技能的马保国大师近日也约了场比赛,
也许是悟出“接化发”真谛,马大师仅三十秒就用脸接了对手五次重拳,直挺倒地,
要看马老师施展“化”和“发”,可能需要等他出院。
结局一样,马大师三十秒,雷大师五十秒,丁大师七十秒,
田大师充会员挺到两回合,台上时间都不长,可台下故事感满满的,关键就在于一个“约”字。
(, 下载次数: 5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5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你看金庸小说,
架约得好,拢共五人的比赛也能评出“天下五绝”,
说干就干的,一线男团也能在雪地里折个“落花流水”,
可“天下五绝”真的就是五个当世第一吗?虽然书中极力渲染,可细看未必。
(, 下载次数: 5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7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首先是参赛选手并不能代表“天下”,
第一届华山论剑前后,除了王重阳,所有人都不知道还有个林朝英,同时间线还有神雕出场的金轮法王、觉远禅师,
实力都未必在五绝之下,那射雕全书“当今世上”的句式,还成立吗?
然后是比赛项目,
华山论剑是“口中谈论,手上比武”,是一项兼具文体的技能型比赛,
可全国体育冠军未必就是合格的特种兵啊,赛场竞技与江湖仇杀差别巨大,洪七公实战中吃的亏还少嘛?
再者是赛制,
第一届华山论剑算是邀请赛,虽然参赛门槛高,但至少名义上面向所有武林人士,
第二届相当于第一届的复赛,三绝加郭靖排挤西毒,
到了第三届排外成功,家族体系已然形成,绰号世袭连动手都省了。
(, 下载次数: 5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7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是不是有点像今天的传武?
叶问是不是能打不知道,他重孙必然是能打的,
马保国爸爸是不是用刀杀鬼子不知道,马保国是可以开馆授徒的。
这就是约架的好处。
(, 下载次数: 5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5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约架一方面可以把焦灼局面变成相对文明的博弈,比得好了化敌为友,比得僵了也不决生死,
另一方面可以极大获得传播度,在流量为王的江湖上,有时候一句口号就能把人吓退的,
这个事儿在金庸小说里就不是秘密,比赛谁都能办的,
比如第三次华山论剑时间是随机的,如此偶然,都碰上一波山寨“华山论剑”,
谁又知道这座华山平时有多少人上去论剑谈拳,各自在各自的圈子建立话语权。
所谓“天下”,不过就是自己头顶那一小片天。
(, 下载次数: 6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5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这么看,“约架”本质带有一半的“协调”,它有余地,有虚张声势,有扬长避短,有舆论监督,它就油腻了。
姜文说打群架的人数越多,往往越打不成,因为故事相应也多了,
金庸小说里那种江湖地位高,武功却平平的人物往往最爱约局,柯镇恶两场架约出整部《射雕》,
到《神雕》还出来和几个残疾人约,当真是打架从没赢过,嘴上从没输过。
(, 下载次数: 6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为什么金庸小说里再坏的坏蛋都有人粉,可就没人粉柯镇恶?多半因为这种约局习气。
有时候油腻真不看外表,比如有个乞丐,三十多岁,爱喝酒,直男癌,却生靠一场场“斗殴”打出了少年感,
这个人叫乔峰。
千万别以为“约架”和“斗殴”是一回事,这中间隔着柯镇恶到乔峰的遥不可及。
“斗殴”没有规则、没有协商、掀桌子就干,最考验一个人的“急智”,
面对突生变故,依靠的往往不是力量与技巧,而是本能。
(, 下载次数: 6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6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从竞技角度看,建立本能需要无数技战术与经验值,
这种能力血刀老祖有一点,欧阳锋有一点,胡斐有一点,可都不及乔峰表现得那么豪气盖天。
乔峰打架不挑时候:餐前酒后状态始终在线;不挑地方,狭巷如聚贤庄,密室如藏经阁,旷地如少室山,每一场架都是经典;
不挑兵器,一双肉掌就能打弯判官笔;还不挑对手,单对单、单对群、三对三、二对二,连人兽战都有,
怎么打怎么有英雄气,打比他弱的不失身份,打前辈师长拿捏分寸,打邪魔小人正气凛然,打一流高手遇强愈强。
(, 下载次数: 5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5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我看过一位女性读者评金庸,说洪七公和郭靖的降龙掌都打不出乔峰的性感,这句话其实特别精准,
武功气质很大程度会和人物性格有关,比如你看ufc嘴炮康纳,痞子般的拳风和他性格高度统一。
乔峰的人生历程与格斗属性也是统一的,和虚竹、段誉不一样,他并没有“不劳而获”的机缘,
而是靠着韧劲从龙爪手、太祖长拳,一直修到殿堂级的擒龙功、降龙掌,读者们之所以有强烈共鸣,
是因为世间哪有这么多天降奇功冰窟奇遇,更多的是平常人的努力,
而真正让异性读者倾倒的,还有乔峰的聚贤庄一战。
(, 下载次数: 5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5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终于讲到今天的主题,
聚贤庄战役是乔峰唯一败绩,也是十四金书中少有的“以寡击众”案例,
金老偏爱乔峰,却安排他输了,可是输出来一堆闪光点:
1、对手阶层完整。
上至玄难玄寂,中至三大恶人,低至谭公谭婆等几百群雄,还配备神医薛慕华,以及自带神奇装备的游氏兄弟。
这种阵容最麻烦的是:高手自重身份但有实力,庸手能力不济但没有底线,两种人配合起来就没有短板了,而乔峰携病阿朱空手赴会,这是武功胆识的对比。
2、以劳打逸,急中有智。
聚贤庄活动策划周密,到场群雄目标统一好整以暇;
而乔峰自杏子林事件后一路动手,在酣战中还能以武功招数讲胡汉道理,这是智慧与愚鲁的对比。
3、蛮劲发作,以寡击众。
乔峰虽断交酒下肚,但还是严重放水:
对丐帮旧交 “非但不欲伤他们性命,甚至不愿他们在外人前出丑。”
对达摩院僧人 “我一身武功出自少林,饮水思源,岂可杀戮?”
反观自称正义的群雄,却是倚众欺寡、趁乱偷袭、挟持弱小,这是人性的对比。
我觉得女性读者之所以会为之倾倒,就是因为乔峰为了一个不知姓名的丫鬟孤身涉险,如果金庸真安排他赢了,反而俗套。
今天分享的作品是我2016年开始设计的穿山甲题材——《以寡击众》系列。
穿山甲以蚂蚁为食,捕食蚂蚁的时候常以舌头伸入蚁穴,引诱蚂蚁攻击而后一网打尽。
(, 下载次数: 5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第一组作品原料为南红、碧玉。
使用大尺寸九口南红制作吐舌的穿山甲,
两块碧玉罕见的绿,但肉质却也吹弹可裂的娇气,辣绿中游走的几道黑色设计为蚂蚁。
在这样的玉里制作蚂蚁,我们到现在看它还是屏住呼吸的。
作品终究是做出来了,上图颜色完全无后期修饰,
佩上黑檀底座,是一组小摆件,我把这组作品叫做《 粒粒皆辛苦 》,
、 它捕得辛苦,我雕得辛苦。
(, 下载次数: 5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第二件与第三件用料都是带黑碧玉,两块原料优点都是颜色浓郁鲜艳,但黑色缺乏聚集度,
如果把黑色统统去掉成品面貌未免寡淡了。
所以我设计为两个打洞捕蚁的穿山甲,同一系列两个形式。
(, 下载次数: 6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第三件原料黑黝黝貌不惊人,却是玉友们呼声最高的一件,
墨玉独籽上下留皮,中间段剥出年糕般细滑黑肉,这样的肉质适合浑圆一体,蚂蚁就不宜大面积出现了,
仔细看这件只有一只蚂蚁,在穿山甲的爪尖与它“讲手”。
(, 下载次数: 5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5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6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好啦,今天分享的几件作品刀刀用心,借玉言志。
现实世界中慷慨豪迈的英雄也是有的,人们总说童话是假的,所以需要听故事,
可有趣的是,今天的传武大师们也是故事听出来的。
1954年沸沸扬扬的“吴陈比武”,港澳媒体辟出大版面把两位武师渲染得万人瞩目,比赛当天更是打破了港澳交通史纪录。
《新晚报》要求编辑们每日为此撰稿,小部分不能出去采稿的,只能展开想像办起小说连载,而金庸就是当年接手了这个工作的编辑之一。
“内功”“轻功”“传功”这种跨越力学原理的词汇,也成了传武大师们自欺欺人的秘籍。
武行爱讲故事,故事又衍生新武行,幻想与现实像是鸡蛋与鸡,会孵出小丑,也能祭出英雄。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