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马未都说》
离开办公室时已是深夜,有点儿累,遂把车内音响声音开至极大,听了两遍《月亮之上》。我喜欢略带少数民族风格的曲调,加之歌词写得缠绵,情感表达无力时,狡猾地添加一连串的"耶",富于含蓄的诗情。
车快,大灯将飘飘柳絮照得似飞雪,让我想起杜甫的名句: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眼前之景,可让人体会肠断的杜甫,独立于芳洲时的烦乱心情。
柳絮除了入诗,其余时候真的没什么美感。我在《青年文学》做编辑时,曾为创作摄影小说《柳絮》率队去过日坛公园。摄影小说今已不见,就是拍摄出的连环画。但拍摄当中遇见难题,漫天飞舞的柳絮到了镜头之中竟变得踪迹难寻,拍摄出的照片几近不见柳絮。为了成功,只好造假。美编见不得美女,鞍前马后,忙得殷勤。在安排一重要场景时,美编手捧成团的柳絮,奋力上扬,但无奈轻薄柳絮不给面子,你越用力,它越不飞扬。美编急中生智,捧起一大团柳絮,用嘴一吹,试图造成满天柳絮之景。
可谁都未能预见的后果在一瞬间变成人间悲剧。美编为获得最佳效果,深吸一口气,准备吹得天女散花,但这一口气,将手中絮团大部分瞬间吸入口中,美编那天的惨状我不好意思细致形容,反正半小时后美编的鼻涕还流得尺把长,这一吸差点要了他的命。
《月亮之上》还在没完没了地"
耶",每年一到柳絮狂舞时我就想起这一段,二十多年来年年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