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侠女 发表于 2012-7-30 13:42 ![]()
哈哈,偶们都被这本书的名字骗了。。。
小花,你值班回来了
姐姐好。 回来了,热伤风,难受啊。 {:soso_e150:} 感觉还是《别笑,这是大清正史》比较好玩,对就是好玩,要想让它好看你就输了。
引子:盗墓笔记(1)
从何说起呢?
也许清朝的历史,始自于一次神秘而可怕的盗墓。
时间:1641年11月。
盗墓人:陕西巡抚汪乔年,陕西米脂县知县边大授。
工具:灯笼火把,锄头锹铲,刀枪剑戟,斧钺锤叉。
事情经过:
话说陕西巡抚汪乔年一上任,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明朝要完蛋了!
或迟或早,大明朝肯定是要完蛋的,这世上哪有不完蛋的帝国?尤其是这个大明朝,外边有满清频频叩关,朝里有百官钩心斗角,朝外还有李自成带着流民军攻城略地,国家弄到这地步再要是不完蛋,那真是没天理了。
但汪乔年好歹也是地方官,各级领导对他寄予了无限厚望,希望他老兄能琢磨出个招来,保住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明朝,也好让大家继续混口饭吃。
可是有什么绝招,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呢?
汪乔年经过认真的思考,突然之间脑子里一亮:明白了,大明朝要完蛋,那是因为李自成折腾的,而李自成能够折腾出如此成就,这肯定是因为老李家的风水太好了,如果破了老李家的风水……
想到这个问题,汪乔年就急忙派人去打听:有谁知道李自成家的祖坟在哪里吗?
按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可是陕西是李自成的老家,属于正宗的红区,隔三差五,李自成就要带着人马打回来,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这种情况,谁会活腻了把这事告诉汪乔年?
所以汪乔年打听的结果,就仨字:不知道。
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大家不敢说?
汪乔年心里琢磨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思路决定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假装把这事撂下不说,每天深入群众,访贫问苦。访来问去,终于被他发现了李自成的一个亲戚,这亲戚没有跟随李自成去闹革命,而是在陕西的府衙做个文员,工作轻轻松松,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家里有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小日子过得舒服惬意。
发现了这个人之后,汪乔年秘密吩咐手下,等下班的时候,把李自成的“公务员”亲戚悄悄叫过来,谈工作。
入夜,府衙后面的一间小黑屋子里,传出了一个可怕的惨嚎声。
有人正在躲猫猫!
等到了天亮,就见汪乔年神采奕奕地走出来,招集府衙所有的师爷幕僚,三班衙役,仆役随从,丫鬟保姆,士兵扈从,凑足了三五百人,人人扛锹拖镐,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目标,米脂县城二百里外,李家村附近的乱山坡。
乱山坡中,有十六座坟墓一般大小,呈圆形排列,围绕着中间的一座大坟墓,这就是李自成家的祖坟了。
据汪乔年昨夜与李自成的亲戚躲猫猫时得到的情报,就在李家的祖坟中,有一盏铁灯,此灯至今还在地下亮着,只要这盏灯不灭,老李家铁定会兴旺发达。
真的会这样吗?
挖开来瞧瞧!
一声令下,锹镐齐上,围着李自成的祖坟挖掘了起来。开始时挖出来的都是黄土,不见有什么稀罕之处,可是挖着挖着,所有人突然被吓得尖叫起来。
坟中挖出一个可怕的洞,洞中钻出来不计其数的蝼蚁。这些蝼蚁说不尽的古怪,拇指般大小,色状青碧,还泛着惨碧色的荧光,见人就凶猛地扑上来。
谁也不许逃,给我打死这些怪东西!
汪乔年下令道。
大家壮起胆子,拿锹镐照那怪蝼蚁砸去,只听砰砰砰异响不断,火花四溅。那蝼蚁好似是铁质的,一锹拍下去,铿锵有声,非但拍不死,反而被拍进了泥土里。
这蝼蚁虽然凶猛,好在汪乔年带来的人比蝼蚁还要多。经过一番奋勇搏斗,怪蝼蚁被大家狠命地拍,终于招架不住,四散而逃了。
好可怕的怪东西,继续往下挖。
终于挖进了坟茔里,就见一个墓穴,穴中有一只棺木,也不知在地下埋了多少年了,竟然不朽烂。汪乔年命令士兵用斧子将棺材劈开,就见棺材里边趴着一具骷髅。真是怪事,别人死后下葬,都是脸冲上躺着,这老兄却脸朝下趴在棺材里,这是搞什么搞嘛。
这具骷髅不惟是姿势古怪,而且颜色也极端的不正常。别人的骨头都是白的,钙质嘛,所以骨质疏松要补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这个老兄,他的骨头却是泛着乌质的青黑色。颜色不正常倒也罢了,这骨头上居然还长了寸把长的黄毛,说是黄毛,却像钢针一样的尖锐。
最离奇最离奇的是,这具黄毛尸骨的后脑上竟赫赫然有一个孔洞。大如铜钱,孔洞的边缘平滑,分明是什么东西经常在这个孔洞处出出进进,时日长久,就把颅骨上的孔洞磨得圆润光滑了。
可那是什么东西呢?
这东西已经出来了!
洞里探出一个脑袋,分明是只蛇头。可是这蛇头上却生着鳞角,那只角显然是刚刚生长出来不久,看起来很新鲜的样子,小蛇才露尖尖角。而且这条异蛇还没有眼睛,长眼睛的地方只有一个隐隐约约的轮廊。所以它看不到人,但却能够感受到阳光的热量。
阳光的温暖让这条眼睛还未长成的异蛇很是兴奋。只见这条蛇身体一旋,竟然飞到半空中,高度达一丈有余。异蛇飞在半空,张开嘴巴,发出了呱唧呱唧的吞吃声。原来是在吞吃阳光,吸天地灵气,采日月精华。
这条蛇现在只有七八寸长,等到它鳞角成熟,眼睛长出来,那就变成龙了。到时候李自成铁定会在龙椅上仙福永享,世世代代,一统江山。
吞食了一会儿阳光,怪蛇吃饱了,又飞回来,从颅骨上的洞穴钻了进去,要继续修练。可汪乔年正在这里,岂容这异蛇继续逍遥?
杀啊!汪乔年大喊起来。
一声令下,众人蜂拥而上,锤子斧子,刀子铲子,不由分说便向那异蛇招呼过去。可怜那条蛇,它吃亏就吃亏在不长眼睛上,结果被这伙凶人一通猛打,竟被活活打死了。
于是汪乔年命人将那异蛇腊化处理,制成标本,连同那具怪异的颅骨,一并封入函匣之中。还写了奏章,向朝廷详细报告了这件事。
汪乔年在奏章上说:逆贼李自成家的风水已破,从今而后,大明朝就高枕无忧了,陛下您就情好吧……
可是汪乔年忘了,他能掘李自成家的祖坟,李自成自然也能掘大明朱家的祖坟,李自成当不了皇帝,可是老朱家的人,同样也没了机会。
1. 从贾宝玉到马夫焦大 李自成的身世,出奇的诡异。
诡异到了颠覆常理的地步。
李自成幼年是贾宝玉,长大以后却成了马夫焦大,再之后他成了水浒宋江和卢俊义的混合版本,其间还夹杂着武大郎的非凡历史。在他的人生中,融合了中国人熟悉的几乎所有艺术形象,这就难怪他大名鼎鼎,鼎鼎大名了。
他于公元1606年9月22日,亲自投胎于陕西米脂一个大户人家。他挑选的这户人家还真不错,有钱,有佣仆和美貌的小丫鬟。于是幼年时期的李自成幸福地去了学堂,单等他年龄长大,就可以去啃宝姐姐和林妹妹嘴上的胭脂了。可是不知怎么搞的,等到李自成长到了吃胭脂的年纪,却突见东南方向黑压压的遮天盖地,一片黄绿色的乌云迅速袭来。
蝗虫们来了,嘁里咔嚓开始吃。
蝗虫们吃了一年之后,?二年又来了。
第三年蝗虫没来,旱灾来了。
就这样接二连三,李自成一家终于光荣地加入了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之中,李自成的命运也急转直下,从膏粱子弟贾宝玉迅速转型为马夫焦大,开始了他霉运当头的少年时代。
他被家人送到庙里当了寄食和尚,但很快被潜藏在寺中的绝世高手打了个半死,扔出庙门。
他又被送到一个女员外的家里牧马,这个女员外巨讨厌这个能吃不能干的主儿,将他轰出门外。
他又被送到一个姓姬的员外家放羊,又被辞退。
他又被送到一个姓艾的员外家里牧马,这次运气好,老艾家没有把?赶出来,而是把他绑在木头桩子上,用鞭子一通死抽,勒令他马上吐出被他偷吃的羔羊,沉默的羔羊啊!李自成差点被打死,但吃下去的羔羊是无论如何也吐不出来了,艾家就算是再逼迫他,也是枉然。
然后李自成的母亲去世了,而他家的经济状况,却拉出一条光亮,开始见底反弹,日子又开始变得好起来了。
于是李自成悄悄离家出走,跑到延安府上,拜了一个叫罗君彦的武林高手,学习武艺。自古以来穷文富武,能学得起功夫,这就说明他的家境已经好转了。
就这样他学了五年的功夫,于十八岁那年结婚,娶妻韩氏。
却不料韩?这个女人端的是个扫帚星,她前脚进门,李自成的父亲后脚就死了。李自成吃饭的本事天下无双,但操持家业,这可就指望不上他了。于是李家的家境再次跌入谷底,难以为继了。
万般无奈,李自成去一家酒肆应聘。还不错,他面试成功,兴冲冲地就上岗了,不料没干几天,老板发现他把酒肆里酿出来的酒都给偷喝了,气急败坏之下,就解聘了他。
看来打工这条路,是不太适合李自成的。
那就自主创业吧。
李自成决定改行当铁匠,但因为缺乏政府扶持,没有创业资金,这个计划最终流产了。
创业失败,只能是继续求职。?次李自成去了一个财主家应聘,主要是干农活。几天过去,财主发现家里的存粮锐减,农活却没干出个名堂来,一气之下,又将李自成炒掉了。
这可真是走投无路了。李自成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借船出海——借钱过日子。
他找到艾老爷家里,借了一大笔高利贷。
终于有钱了。
这一年他已经二十一岁了,成为了银川驿的马夫。可别小看这个活,这是地地道道的事业编制,不可等闲视之,就算是羡慕死你,也没机会挤进这扇门。若非是李家在当地有点小势力,也享受不到这等二级公务员的待遇。
但是李自成正值霉运当头的时?,无论多么好的事情,落到他手里也是一样砸锅。从他上任那天起,由他负责照管的驿马就开始一匹接一匹地死掉,按照大明朝的规定,这些死马都必须由李自成照价赔偿,可他老兄哪里赔得起?
赔马这事就够闹心的了,折磨得李自成欲哭无泪,脑子发昏,就先上路去送公文。到了地方一摸,老天爷哟,那封重要的公文竟然被他老兄给弄丢了。
这就属于重大事故了,责任追究下来,没李自成的好。
正当李自成欲哭无泪的时候,他又听到了一个爆炸性的坏消息。
2. 从马夫焦大到武大郎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运气不好,活该倒霉,就有人鸿运当头,艳福匪浅。
说起来这个艳福不浅的人,跟李自成大概算是同事,但人家所在的单位是权力部门,有执法权,那就比李自成高出了不知多少。
这个人便是米脂县的衙役,名叫盖君禄,又称盖虎儿。
尽管盖君禄这个人名不见经传,但如果真要是推究起来的话,此人当为推翻腐朽大明王朝的头号功臣,有了他虽然不多什么,但如果没有他的话,历史铁定要被改写。
那么盖君禄到底干了些啥呢,竟然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
盖君禄就干了一件事:
他让李自成走出了自己的小家,奔向了广阔的世界,带领流民军将大明天下捣得稀烂。
那么盖君禄又是如何干的呢?
要说这个事,最纳闷的要数李自成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跟所有的男人一样,先是万难置信,不会吧?怎么会有这种事呢?我这么倒霉透顶,辛辛苦苦,在外边奔波,图的是什么?不就是……怎么会有这种事呢?
不会的,肯定是弄错了。
于是李自成决定亲自证实一下,让大家知道他们错得有多离谱,流言蜚语又是多么的不可靠。
于是有一天,李自成告诉妻子,他又要出差了,去送信,这一来一回,要好几天的工夫。妻子韩氏体贴地替他备好了干粮,叮嘱丈夫路上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不采白不采……李自成辞别妻子,就出发了。
但是李自成并没有出差,而是躲到驿站里一个人喝闷酒,喝过了大半夜,他拎了把杀猪刀,摸黑回来了。
到了家门口,李自成不敲门,而是轻轻地用刀尖挑开门闩,闪身进去。悄悄摸到门口,往里边一瞧,只见屋子里的炕上躺着两人,男人是同事盖君禄,女人则是李自成的妻子韩氏。两个人显然是好事刚谐,此时正在说着动听的情话。
看到这一幕,李自成的脑子肯定是砰的一声爆炸了。这事搁在任何一个男人身上,脑子非得爆炸不可,这时候还要再冷静,那就太难为人了。
李自成疯吼一声,冲了进去。
却说那盖君禄,端的好身手。突见李自成闯了进来,他啊呀一声,疾跳而起,夺路要走,李自成却如何肯放他走?迎面拦住,当头就是一刀。
却见盖君禄将身体一闪,迎面一脚,踢向李自成的心窝,感情是拿李自成当武大郎了。李自成那是何等矫健的身手,侧身一闪,便让过了盖君禄这一脚。却不料盖君禄这一脚,只是一个虚招,目的就是让李自成闪身让路。眼见得李自成已经从门前让开,就见盖君禄那没穿衣服的身体猛的一弓,屁股一撅,嗖的一声,犹如电光石火,业已消失了。
李自成呆了一会,突然悲愤地吼叫了起来。
盖君禄这一手,现场脱逃,可把李自成给玩惨了。
《大明律》规定:捉奸捉双!
只要当场将奸夫淫妇捉住杀了,那李自成最多只是个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批评教育,下不为例,而且李自成还将为自己赢得荣誉和掌声。
可是盖君禄跑掉了,这就把李自成置于尴尬之中了。
如果他冲出去追杀盖君禄,这属于严重的袭警罪行,而且老婆也会趁机逃掉,到时候这桩案子不管拿到哪家的法庭上,都是一起恶性刑事案。
可如果不追的话……那李自成以后还怎么混下去啊。
而且盖君禄身为衙役,他逃走之后,这桩案子肯定是由他负责处理的,到时候李自成会落个什么结果,不问可知。
一会儿工夫,李自成就把这事情想清楚了,盖君禄这厮偷情经验太丰富,轻而易举地又把自己绕了进去,他本来已经够倒霉的了,再摊上这件事,再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不活了!
李自成二话不说,揪过老婆韩氏,咔嚓一刀,就了却了这桩情孽。
左邻右舍冲了进来,将嫌疑人李自成扭送县衙大堂。
知县大老爷一审过堂,李自成捉奸没见双,言称老婆偷人之事,证据不足,不予采信,一审判处李自成死刑。
打入大牢,秋后问斩。
3. 从武大郎到武松 闻知李自成被打入死牢,债权人艾老爷火速赶到,要求李自成立即还钱。
李自成的侄子,一只虎李过也赶了来,他到处借钱,四方行贿,想救自己叔叔出来,却不见任何效果。
眼见得往上面花钱不管用,李过只好扭过头,往下花钱。
这一回李过终于找对了路子。中国的事情,从来就是县官不如现管,往上面花钱,上面的人不可能明着徇私枉法,只能是公事公办,可下面的人没收到你一点好处,凭什么要替你搭这种人情?
钱花到具体的办事人身上,事情就好办了。
再加上李自成这桩案子,原本就很让人同情,世界上真的难找到比李自成更倒霉的人了,看看他遇到的这一桩桩、一件件怪事,这种时候再秉公执法,那真的是太不人道了。
狱卒的同情心一泛滥,李自成的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有一天,狱卒们照常上班下班,清点人犯人数,发现一个也没有少。正在喝茶聊天,县衙里却突然来人,询问李自成是不是还在牢里。好端端的,怎么会问这么一个怪问题呢?
原来,昨天夜里,有人夜入艾老爷的府中,将艾家满门杀了个干干净净。这事一看就是李自成干的,可是知县却纳闷啊,怎么没见监狱来人报说李自成越狱呢?
狱卒们也是非常的奇怪,就到李自成的狱门前再看一看,却见李自成正用被子蒙住头,脸冲着墙壁,一动不动地躺着。当下,大家心说不好,急忙开门进来,扳过李自成的身子一看,却哪里是什么李自成,原来是个比李自成更倒霉的狱卒。
拿下那狱卒嘴里的臭袜子,细问究竟,才知道一只虎李过昨天夜里又来探监,还带了酒菜请狱卒们吃。喝着喝着,狱卒就人事不知了,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手脚被绑,嘴里塞着臭袜子,对着墙壁,被摆放成一个动也动弹不得的姿势……
而李自成一逃出大狱,就手提利刃,带着侄儿李过夜袭艾老爷的家。
李自成为什么要找艾老爷的麻烦呢?
这是因为,自打李自成向艾家借了高利贷,用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以来,艾家人就没完没了地催债。李自成为债务所迫,只好去艾家求情。那次他到了艾家门口,门丁却嫌他衣衫脏破,不许他入内。于是李自成就在艾家门前的石坊前,躺下来休息,实际上就是想耍横,反正钱也没得一文,看你姓艾的能拿我怎么办。
艾老爷出来,看到李自成这副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立即下令家丁将李自成绑起来,暴打了一顿,然后锁在庭院的柱子上,不给李自成水喝。正当李自成饥渴难耐的时候,艾老爷的儿子手拿一块白馍走了过来,来到李自成身边,那孩子关切地问道:你饿吗?想不想吃馍?
想!李自成心中充满了温暖,拼命地点头。
想也白想,你就是吃不到!那孩子将白馍丢在李自成的面前,拿脚慢慢地碾:馋死你这个大懒虫,白馍就是拿来喂狗,也不给你这种懒人……
那泼皮孩子,差点把李自成给活活气死,你说才这么大一点的小孩子,怎么心眼这么坏呢!
李自成恨死了艾家的孩子,甫一出狱,就夜袭艾家,要宰了那个小免崽子。
他带着李过翻墙进去,进入了内府。
艾家是大户人家,内府里住的除了艾老爷和孩子,剩下来的就是丫鬟、保姆了。李自成和李过恰如猛虎入群羊,所向披靡,一路杀到了艾老爷的床前。
却说艾老爷这个人,却是个举人,一生只爱三件事:烧香,礼佛,放高利贷。最是痛恨像李自成这种借钱的时候就没打算还的人。可还不了钱,又怎么怪得了李自成?看看他的时运,真是背到了极点,所以李自成也是怒不可遏,厉声质问道:姓艾的,我李自成欠你的钱,自然会有归还之日。我只是时运不济,所以央求你延缓几日,你答应便答应,不答应便不答应,凭什么要将我绑起来毒打,还让你的儿子戏弄我?你这样对待我,于心何忍?
艾老爷两只眼睛死死盯着李自成,仿佛要喷出火来。
李自成大怒,一刀砍在艾老爷的脑袋上,在一旁的李过也一刀割去了艾老爷的鼻子。
艾老爷痛得全身颤抖,可是那双眼睛,却是更加愤怒。
看到这情形,李自成明白了,要想说服艾老爷,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了。
一刀搠喉,一了百了。
然后李自成再找到艾家那缺德孩子,揪过来一刀捅在心口上,总算是报了大仇,尽洗心中之辱。
4. 从武松到宋江
杀了艾老爷一家之后,李自成和李过星夜逃往绥德。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米脂县的女人温柔美貌,绥德的男人最有担当。
李自成此去,应该是投奔他在学武的时候结识的师兄弟,绥德一位姓钟的武生。这位钟老兄听了李自成的事情,连连表示佩服,就把李自成安置在了偏远的一个窑洞里,那里地方偏僻,没人注意。
李自成和李过就到了那间冰冷的窑洞里,到地方就见天黑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飘洒下来,那雪下得好大,眨眼工夫连窑洞的门都封了。李自成和李过两人冻得满地乱蹦,却是怎么也等不到姓钟的朋友送来吃的、喝的。
等了大半夜,李自成顶不住了,就钻出窑洞四处搜索。忽见附近有一座文庙,庙中供奉的是至圣先师孔子。李自成进了庙,左看右看,顿时大喜,这文庙中,竟然有可以用来生火取暖的木头——孔圣人的牌位。
当下李自成挟了牌位,急忙返回来,和李过两人生了火。逃亡途中,原本就是惊心不定,疲惫不堪,此时再被暖暖的火焰一烤,两人就昏昏睡了过去。
天色将亮,就听见远方人声鼎沸,李自成叔侄二人却正睡得香甜,浑然不觉。忽听窑洞外边一声呐喊,数人冲了进来,将二人按倒,牢牢地捆了起来。
完了,李自成面如死灰,和李过一起被扭送到县衙。
到了县衙,就见知县升堂,惊堂木一拍,三班衙役齐声喝威。李自成二人被按得跪倒在地,就听知县声色俱厉、劈头盖脸、严厉地批评了他们竟然敢拿孔圣人的牌位烧火取暖的错误行为。批评过后,县太爷下令:将这两个狂徒枷在衙门口,以此教育广大群众,以儆效尤。
枷过之后,李自成二人被拖了回来,县太爷问:你们现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没有?
李自成和李过响亮地回答:回大老爷,认识到了。
你们错在哪里了?县太爷再问。
我们不该拿孔圣人的牌位来烧火,李自成痛心疾首地道:以后我们保证痛改前非,尊重读书人,再也不胡来了,请县太爷看我们的行动吧!
县太爷非常满意:这就对了嘛,早这样不就没事了嘛。
教育释放。
李自成和李过两人磕了头,倒退着出了县衙,相互对视一眼,突然之间像疯了一般,向着远方拼命地飞跑。
这时候有驿丞给县太爷送来了海捕文书,县太爷拿起来一瞧:嗯,海捕文书上的这两个人,好面熟啊,本官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他们。
这时候的李自成和李过,已经是脚不沾地,疾奔如飞,犹如离弦之箭,电光石火一般,冲出了绥德县境。
史书上说,李自成这个人“善走”,意思是说他逃起命来,那是相当的快。等县太爷醒过神来,再想派人追赶,早已是来不及了。
5. 从宋江到李逵
李自成此一去,便参加了官军,投在甘肃巡抚梅之焕的麾下,当上了一名总旗,下辖五十名士兵。
此后不久,李自成追杀农民起义军。战场上他大显身手,打得闯王高迎祥落花流水,落荒而逃,李自成因而荣立二等功,官升把总。
这个官,是明代武官中最低最低的级别,但官衔再低,好歹也是个官啊。
于是李自成就兴高采烈,跟随在参将王国后面,继续去镇压农民军。
官兵队伍浩浩荡荡过了兰州,向东行进,抵达金县。
这个金县却有点古怪,队伍来到这里,竟然不见知县率一乡的父老出迎,没有花鼓队,没有秧歌舞,也不见香喷喷的猪羊给大家端上来。当时李自成就看不下去了,这是搞什么搞嘛,官兵打仗,流血卖命,你个小小的金县县令不说捧着银子出来欢迎,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
官兵气势汹汹,就要攻打金县。金县的县令无奈,就命人从城墙上吊下去一百两银子,说:金县地方狭小,民众贫寒,如今城里粮也无一粒,银子就这么多,你们大家看着办吧。
一百两银子,虽然不多,可大家分一分,也聊胜于无。于是最先到达县城的一伙兄弟,就把这一百两银子分了。
后面的兄弟们却是什么也没有捞到,心理极度的不平衡,就聚集在金县城下吵吵闹闹。可是这次县令说什么也不露头了。众兄弟感觉自己好没面子,恼怒之下,发声大喊,干脆打破金县,冲入城中,揪出县令来一顿痛打。然后兄弟们开始挨家挨户地砸门搜索,不信就找不出金银来。
兄弟们正在忙着,这时候参将王国来了,一瞧这情形,登时火了:你们这是干什么?扰民滋事,殴打县令,你们是不是拿自己当农民起义军了?眼里还有没有王法?给我统统拿下!
抓住了六个闹得最凶的,以正军法。
这六个滋事的士兵,其中有三个,是李自成的结义兄弟。所以这时候,李自成是绝对不能袖手旁观的。
于是李自成就上前替自己的兄弟求情:王参将,你看这事,虽说兄弟们有错,可是大家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嘛,还不是为了……对不对,王参将,就看我的面子,这事算了吧。
王参将却冷冰冰地道:李自成,你要搞清楚,你现在是官兵,不是农民起义军,不能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这几个滋事的士兵,实属害群之马,如果不杀,何以正军法,行军令?
李自成一听就急了:王参将,务请三思,你要想拿兄弟的性命给自己立威,只怕兄弟们不依你。
王国眼睛一瞪:大胆李自成,你要造反不成?
造反就造反,谁怕谁?李自成火了,登高一呼:兄弟们,王参将不体恤部下,要拿兄弟们的脑袋祭旗,今天砍的是这几个兄弟,明天就是你和我,我们能坐以待毙吗?
被李自成一鼓动,在场的三百名官兵一起鼓噪起来,王国大怒,拨剑向李自成冲了过来。来得正好,被李自成迎上前去,抢先一刀,就听哎呀一声,王国的一条手臂已经飞上了半空。
王国于愕然之中,就见李自成满脸冷肃,复一刀,刺入他的小腹中。
王国毙命,金县的县令也倒了大霉,被李自成他们拖出来打了个半死。
等到甘肃巡抚梅之焕得知消息,急忙派人追来,李自成却早已带着这三百号乱兵逃入了荒郊,正式脱离了官兵的编制,成为了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
此一去,李自成如龙归海,如虎归山,从此无人可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