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紫砂泥、杂泥稀释后做的手拉壶或灌浆壶
这种壶还不如上述第1种壶和第2种壶,虽然有些也说是创新工艺,把紫砂泥的泥性改变一下,创新了紫砂壶的传统工艺。可是,一直以为,传统的东西,还是尊重传统技法比较好,比如紫砂壶或者绘画,印刷品再精美,也比不上艺术家的画作。
如果是紫砂土刻意调稀泥做的手拉壶,判断方法同第1种壶,内壁及内底具有弦状同心纹。
如果是灌浆壶,有时“壶把”或“壶流(即壶嘴)”中部有一条不甚明显的痕线,是因为灌浆是用两边可以打开的模具制作,两片模具的之间的接缝会让壶把或壶嘴留下端倪,当然修得好的壶,也会看不出这样的痕迹。
灌浆壶有个特点是新壶表面光亮如镜,用久则黯哑无光;真紫砂壶新壶表面粗糙无光(朱红泥除外),用之越久,越发暗暗生光。
灌浆壶,市场上普遍比较被唾弃,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在制作时,兑入矿物或工业原料,不利于健康。
但灌浆糊或调稀泥手拉壶,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主要是生产效率极高,一个老师傅,一整天只能做一、两把真紫砂壶。但是一个新师傅,据说一天可以做一、两百把灌浆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有一张图,是金大姐紫砂壶与灌浆壶的对比图。
灌浆壶,一般表面更为光亮,但是越用的久,光泽就越暗淡。
而紫砂,开始表面粗糙,但是用之越久,越是发出黯然之光,如老玉、似古木,形成包浆感。
|
-
7.JPG
(38.03 KB, 下载次数: 17)
-
1.JPG
(38.35 KB, 下载次数: 19)
-
2.JPG
(76.29 KB, 下载次数: 21)
-
3.JPG
(93.71 KB, 下载次数: 19)
-
4.JPG
(119.31 KB, 下载次数: 18)
-
5.JPG
(126.38 KB, 下载次数: 20)
-
6.JPG
(150.27 KB, 下载次数: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