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楼主: 玉剑如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显摆一个老玉件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0:23 | 只看该作者
這兩天把玩觀察,也承蒙部份玉友評點,有說開門真,也有說開門假,不一而足。

自己看了幾天,有指向真的依據,也有指向假的依據。
一、看真的依據
1、玉質本身為和田玉,不會錯,自己不太懂古玉,但是對玉料還是有點熟悉的。
   如果按現在的市價,用和田料大料做出一個玉棒,也是價值不菲。
   且打燈看,這個和田玉質通透無結構,按現在判斷標準是細膩度非常好的料子。

2、玉沒有被沁色嚴重的區域,有一層非常薄的包浆,不是那种玻璃光的硬包浆,而是类似古玉中的软包浆。
   细察,像520胶水在表面涂了一层,又不会干掉脱落,就是一层薄薄的不均匀的透明状包裹。
   用温水浸泡两日,包浆未见脱落。上钢刀削割,玉质顶端没有包浆的地方不吃刀,软包浆稍吃刀。

3、细察顶端四条较深的阴刻线,未见有电动工具导致崩口的细微痕迹。
   部分区域被沁色严重的地方,已经无法看到打磨痕迹,在没有严重沁色的阴刻底平面,可以观察不太规整但一个方向的打磨线。

4、玉工线条流畅,工艺细致,笔笔有交代。
   同时,对着看玉料型制,切削面是有不规则的地方,明显不是一个非常规整的长立方体形状。
   在中段人面纹处,断面呈菱形,其他部位断面又呈较规则的正方形,整体看玉料有稍稍扭曲形状,不像机床切割出来的标准的长方体。

5、打灯看沁色,不是虚浮在表面,已经浸入玉骨深处。
   用100倍放大镜观察,沁色表面没有酸洗、火烤,产生的那种细微裂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0:24 | 只看该作者
二、存疑的依据
1、这个玉件与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头的玉柄形器,形制几乎完全一致。
   那个国宝级出土玉柄,长17.1cm,宽厚在1.5cm和1.8cm,我昨天拿尺量了一下,我這個玉器,长度竟然不是17cm,也不是17.2cm,竟然和那个国宝玉器一样长度,17.1cm。事有异必有妖,顿时心凉了半截。
   所有纹饰与二里头玉柄器完全一致,一条线不多,一条纹不少,只有眼纹稍有区别,二里头玉柄,眼珠子是圆型,我这个玉柄眼珠是细叶型。
   如此一致的形制,让人不由想起经常看的《寻宝》和《收藏马未都》节目,那些专家,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个玉器,全中国目前只发现一个,现藏在***博物馆,今天你这里又冒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2、玉柄形器顶端有个三通孔,孔细而直,孔徑約1.5mm,非常规整完美。
   找了一个做玉雕的師傅看了一下,他说这样完美的孔,只有现代机器才可能加工出来,古代那种制玉手段是不可能做到的。
   细看孔深处,似乎隐约有螺纹,不甚清晰。

3、细细嗅闻,没有生坑的墓葬气味,(也许是因为在博物馆陈列柜已经摆了十几年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2:27 | 只看该作者
館藏品對照圖。

二里頭玉柄形器0.JPG (17.33 KB, 下载次数: 8)

二里頭玉柄形器0.JPG

二里頭玉柄形器.JPG (88.89 KB, 下载次数: 6)

二里頭玉柄形器.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2:27 | 只看该作者
考古發掘報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2:28 | 只看该作者
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2:31 | 只看该作者
玉剑如虹 发表于 2014-7-22 12:27
考古發掘報告。

見附件。

1.JPG (128.05 KB, 下载次数: 9)

1.JPG

2.JPG (99.71 KB, 下载次数: 4)

2.JPG

3.JPG (124.82 KB, 下载次数: 7)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7-22 14:54 | 只看该作者
兄弟,醒醒,真东西都见过了,区别很大的,不对的东西不要按“新的料这么做一个代价也不少,不可能仿”这种想法判断,会吃大亏,多看多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4-7-22 15:13 | 只看该作者
太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7-22 15:29 | 只看该作者
lao wuji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6:25 | 只看该作者
victorian 发表于 2014-7-21 15:47
这要是真货,兄最好直接捐献个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咱们凡人接不了这等国宝~

還真的想捐獻,就怕國家博物館不要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4-7-22 17:50 | 只看该作者
玉剑如虹 发表于 2014-7-22 10:24
二、存疑的依据
1、这个玉件与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头的玉柄形器,形制几乎完全一致。
   那个国宝级出土玉柄 ...

有一点存疑的地方即要谨慎,何况有三。。。做旧的方法日新月异,酸做火烤已经过时了,至于雕工就不多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7-22 18:06 | 只看该作者
玉剑如虹 发表于 2014-7-22 16:25
還真的想捐獻,就怕國家博物館不要哇。

支持兄捐献, 要是真货就属于国之重器, 国博不会不要的, 兄可以联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7-22 21:07 | 只看该作者
博物馆那个,典型的商代臣字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7-22 23:15 | 只看该作者
商代的眼一般是臣字眼,除例子非出土有叶眼的,不然当时的审美和思维都不可能有叶眼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7-22 23:15 | 只看该作者
国家级博物馆不会漏掉这种宝贝的,捐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7-24 00:04 | 只看该作者
玉剑如虹 发表于 2014-7-19 23:25
这个款式是标准的商代早期玉器。称之为人面柄形器。

呵呵,臆造品,现代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9:45 | 只看该作者
桂林0773 发表于 2014-7-22 23:15
商代的眼一般是臣字眼,除例子非出土有叶眼的,不然当时的审美和思维都不可能有叶眼出现

“除例子非出土有叶眼的,”这句话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
  
是说:出土的玉器是没有这种叶眼的,非出土的是有这种叶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4-7-24 10: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4-7-24 15:48 | 只看该作者
玉剑如虹 发表于 2014-7-24 09:45
“除例子非出土有叶眼的,”这句话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
  
是说:出土的玉器是没有这种叶眼的,非出土 ...

哦~打拼音连带了字出来了,是说以出土的为模板,如果出土没有类似的就是现代臆造的,因为当时的审美也好思维也好一般不可能出现超出他那个时代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4-7-25 10: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8-5 00:2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