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楼主: 穆氏羽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微距拍了个“老件”的细节图,请各位把把关!!(多图,慎入)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11-28 18:53 | 只看该作者
穆氏羽琵~ 发表于 2015-11-28 13:09
佩服 佩服 佩服!!!

有几个初级问题还要请教下:

纯粹是和兄交流看法啊。
这件兽其实还是有神采的,材质是透闪石玉质。造型风格和纹饰细节看,可能是参照西汉圆雕神兽臆造的。

1。铜砣就是青铜做的砣片,主要是青铜时代采用,延续到战国或可能更晚一些。青铜质软,自身易磨损,雕琢一条阴线需要分段完成,每次下砣只能琢磨出粗短若枣核一小段,若断若续连成整条阴线。铁砣最早也要西周中晚期,铁砣琢玉没有铜砣那么艰难,工痕特征也会有很大不同。
我前面是针对第2、3张微距图说的,从图看出是在沟槽底部再雕琢阴线,这在战汉某些精雕玉器上能看到,但既不是铜砣也不是铁砣工的特征,我猜只是想增加一点老工艺味道。

2。是啊,一般解释就是钻孔留下的痕迹。有些流行甚广的理论宣称,那是先人特有的琢玉方法留下的,是高古玉(特别是文化期古玉)的神秘特征,曾经螺旋纹确实无处不在。。。现在有不少玩家见到阴线里满是螺旋纹的高古玉直接判假,呲牙

3。抛光面放大看理应可看到短而杂乱的细痕,这是解玉沙的痕迹。仿得粗糙的用现代工艺抛光,不见痕迹,用仿古法抛光痕迹也有所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21:51 | 只看该作者
hope 发表于 2015-11-28 18:53
纯粹是和兄交流看法啊。
这件兽其实还是有神采的,材质是透闪石玉质。造型风格和纹饰细节看,可能是参照 ...

大涨姿势!!!

不知道兄能否上几张铜驼、铁陀工痕图来学习下,或是有什么好书、好网站推荐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22:34 | 只看该作者
hope 发表于 2015-11-28 18:53
纯粹是和兄交流看法啊。
这件兽其实还是有神采的,材质是透闪石玉质。造型风格和纹饰细节看,可能是参照 ...

1、拍了张自认为是抛光的痕迹,不知能否看出是什么工艺?
2、还想请教下兄,我打灯看该物件的沁色处,全部浮在玉皮表面,是不是也可证明这是人为的沁色呢?








可爱的造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11-28 23:22 | 只看该作者
兄好,关于老件没有接触过,实在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11-29 06:52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3496012817283154022_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08:48 | 只看该作者
诚信籽玉 发表于 2015-11-28 23:22
兄好,关于老件没有接触过,实在看不懂

多谢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08:49 | 只看该作者
昆仑雪莲 发表于 2015-11-29 06:52

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11-30 08:27 | 只看该作者
穆氏羽琵~ 发表于 2015-11-28 13:12
已上全图~

正式宣布,执行枪决{: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08:49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5-11-30 08:27
正式宣布,执行枪决

枪枪毙命。。。立此存照,以此为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11-30 13:35 | 只看该作者
穆氏羽琵~ 发表于 2015-11-29 08:48
多谢兄回复!!!

兄客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5-12-1 11:13 | 只看该作者
古玉看到的没几个人,大部分人不懂装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5-12-1 13:54 | 只看该作者
一眼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5-12-2 12:08 | 只看该作者
穆氏羽琵~ 发表于 2015-11-30 08:49
枪枪毙命。。。立此存照,以此为鉴~

嗯,兄这件没有必要过多技术探讨了。
不是什么事,自己吃过的和见过的药,记住了就都变成了经验。市场上看到造型纹饰怪诞,似是而非的,大件高古的,螺旋纹无处不在的,抛光面仍琢痕了然的,色彩斑斓的,老土大红皮的,。。。。。。极大概率是药,尽量做到第一时间警醒,要不能拿上手就能中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5-12-2 12:22 | 只看该作者
穆氏羽琵~ 发表于 2015-11-28 21:51
大涨姿势!!!

不知道兄能否上几张铜驼、铁陀工痕图来学习下,或是有什么好书、好网站推荐下?

现在的古玉藏玩环境,我个人观点比较悲观,看书书误人,拜师走偏路,抱团吹捧设套是常事。
兄打算学古玉,建议从看博物馆实物和图录开始,再找书释疑。直接进入实战前,先把一两件开门标本看得明明白白,思考馆藏和普品的差别和一致性。
和兄分享几点学习感悟,俺一直奉为基本原则:
1。远离神叨叨的所谓理论。只有经得起科技知识的推敲,论点有可靠实物支持的理论才可接受。
2。判真没有一招鲜(判伪常常是有的)。相信XX是不可复制,必然固执一端。想想博物馆专业人士和仿古基地高高手是吃啥的?任意一个看点,都是能做到几可乱真的。
3。永不凭感觉买。跟着感觉走是吃药的节奏,而况新人两眼一抹黑,何从建立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5-12-2 14:50 | 只看该作者
hope 发表于 2015-12-2 12:22
现在的古玉藏玩环境,我个人观点比较悲观,看书书误人,拜师走偏路,抱团吹捧设套是常事。
兄打算学古玉 ...

学古玉,先学好材料,材料学好学会看新工,新工会看了再看明清普品,明清普品会看了再看明清精品,同时看传世件和出土件的皮壳差别和特征,尤其要注意看明代仿古件(仿汉唐的挺多),再往上看中古件(这个时期的门槛就高了,因为存世量比明清件少很多很多,基本都是出土件小部分老出土传世,而且价格高,唐宋尤甚),再再往上么。。。那个时期的玉器只有王公贵族才有(其实唐宋也差不多,就是宋代后期对民间玉器的拥有略有放开),除了一小部分老出土传世到明清再入土的,可以讲都是大墓出土件,有能力弄的都有长期的下家,新手上路要是摸不进圈子,看馆藏看图录除了增加理论知识和视觉直观感受,实战跟本派不上用场,因为上哪买都不知道。所以,如果前面的还没搞明白(搞明白的意思有两个:对东西的正确认知以及在买卖过程中不断接触各种渠道融入玩真货高货的圈子),就不要想着秦皇汉武,市场上摆摊拿出来卖的那种买个尽量像样的玩玩过过瘾就行,会还价的话,管卖家怎么拍胸脯,自己知道是个啥死命砍就是了{: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5-12-2 22:00 | 只看该作者
cs3981 发表于 2015-12-2 14:50
学古玉,先学好材料,材料学好学会看新工,新工会看了再看明清普品,明清普品会看了再看明清精品,同时看 ...

嗯,cs版主强调的循序渐进很重要,除骨骼清奇加机缘巧合的,基本都是从明清小件开始,比较可能入手真货,打眼了代价不大。有心得了,有圈子了,再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自己的藏玩方向,可玩主题,可专攻某朝代某时期,但做足理论功课依然是必要基础。个人不认为非得按顺序逐朝代前溯(有观点认为该像读书升级一样严格,不是版主),前后朝玉文化和琢玉工艺没有严格的承接关系。如果要讲究发展的逻辑顺序,似乎应该从打磨石器玩起,呲牙
关于理论和实战谁先谁后,孰重孰轻,争论由来已久,不讨论。只能说,各人根据自己理解决定偏重,入门少不了都会有犯各种错误的阶段,之后则是不同人走不同的路。个人比较偏向于理论先于实战,好处是不吃无谓的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5-12-7 09:38 | 只看该作者
不懂古玉,学习了,古玉水更深,慎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6:06 | 只看该作者
hope 发表于 2015-12-2 22:00
嗯,cs版主强调的循序渐进很重要,除骨骼清奇加机缘巧合的,基本都是从明清小件开始,比较可能入手真货, ...

兄所言极是。看来兄也是历经风雨的玩友~最近在网上下了几个G的馆藏图片,准备慢慢培养一下感觉,届时还请兄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5-12-11 22:44 | 只看该作者
zhouhuice 发表于 2015-11-27 11:22
学习中,个人看假,下图为例:

下面的槽痕是人工打磨,或挂绳摩擦痕。而色是在有槽之后出现的。

这位兄台说的靠谱,要不就是掉酱油缸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5-12-12 21: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25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