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各位玉兄的评点!
也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1. 此料,皮色我看真。理由呢,一是此料,正面是玉,背面僵石,全料被枣红皮包裹,僵石层,颜色沉淀较厚,颜色浓;玉肉层,因玉质的原因,颜色沉积较薄;僵石层,颜色附着均匀,石性的原因;玉肉层,颜色主要沉积在表面凹坑处;再看侧面的过度,如猫兄所说,过度随着僵石到玉肉的变化而自然变化,非常舒服;再看僵石层,有2道明显的裂纹和几道暗色的老裂,大家知道,如果染色,颜料最容易沉积的,自然是裂纹处,而此料,裂纹处浅表,几乎无颜色沉积!另,看那几道老裂,颜色已经几近黑色,所谓长合的老裂;再看带有反光面的PP,自然柔和,微微泛白,与那种染色料子的闷暗的光泽,截然不同!
诸多特征看来,真皮无疑。
2.类似的料子,我见过几个,并亲自上手,真是盘摸即出油,颜色浓郁自然,能泛出极其润泽的光,都是重量级的东东。
3.这类料子,目前识货的人,并不多,原因可能是,这类属于高端的料子,能有机会看到并亲自上手的同学,不多;再加上现在染皮料子横行,很多同学见艳皮就觉得假,也是很自然的事。其实,和田玉,真皮子的东东,真有啊,这也是我想藉此讨论,来丰富大家的见识的初衷!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呵呵!
透露一下,问过藏家了,此料的底价,基本是小6至中6的。
最后,关于肉质,谈点自己的看法,藏家自己说,此料,皮色下,羊脂白;肉质细腻。对于前者,我赞同,这样的皮色下,一般是难看到颜色的,但通过局部无皮处反馈出来的颜色看,羊脂白(目前国家的标准),应该是可以达到的,而且,我也见过类似料子的切面,没颜色,的确可以达到羊脂白。其次,肉质,透过皮质看细度的角度看,肉质应该不会细。但,这应该,只是一般规则,对于老河道的老坑料子,这种规则未必适用,不知大家有印象没有,猫网发过几枚水返沙的戈壁料,有些外表看着粗,但其实里面的肉质细腻,这,大概跟料子,在河道中被过度冲刷、反复旱、水往复有关!
目前就能拿出这么点砖,还希望能引出更多的玉友的玉来啊,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