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价值的认同基本是跨种族、跨文化、跨地域、跨阶层的。把件还是区域文化特色,似乎除了华人中的一小部分,没见到哪里人喜欢把件。戒指、项链、耳环遍及古今世界,连原始部落都有了。你对欧洲人、美洲人、东南亚人说,“你拿个红宝石把件给我看看,让我把玩一下,舒服舒服“,人家拿不出,但是人家不会觉得红宝石没价值,而是觉得你滑稽。我拿着和田玉原石在玉友圈子之外从未引起过注意,远不如那些炫耀克拉钻的俗女人所得的艳羡目光之多。珍珠宝石的审美观是大众化的,不需要特定文化熏陶,放之四海都可接受,刚懂事的孩童,老头老太太,非洲的部落成员都能欣赏的了。
我自己爱和田玉,但从未指望其能被太大的范围接受,真要推广和田玉恐怕比推广翡翠难度大一百倍,古代中国缺少优质宝石矿藏及输入途径,和田玉也不过推广至部分上流社会,明末至今国际宝石输入途径通畅了,和田玉接受范围反而大大收缩了,大街上有几个人戴的是和田玉呢,有钱的钻石、红蓝宝石、珍珠,没钱的施华洛水晶、玻璃、塑料。
我认为和田玉还是属于爱好者的圈子,像我们这样爱好者会从温润油性欣赏和田玉,对于圈外人,寿山石把件跟和田玉、黄龙玉把件哪个好看人家观点就还不一定。既然是圈内的东西就不要出圈子比较了,所以跟翡翠较劲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有圈子的东西多了,火花邮票铜钱、狗鸟鱼虫蟋蟀,爱者胜于黄金,不爱者不屑一顾,不存在高下之分,互相比较大可不必,如果LZ见到翡翠即想舍弃和田玉,那就是还没有爱上和田玉,弃则弃矣,改收藏翡翠好了,虽然和田玉爱好者往往不感冒翡翠,估计翡翠圈子里得人也很多瞧不上和田玉。
对于爱好者收藏者来说,你爱的东西,就是最好,就像信教的人,信主的相信上帝最万能,信伊斯兰的相信真主最伟大,信佛的人就把一切寄托给佛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