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史的答案一出来,俺总算稍稍明白当仁不让和直谅多思了,这不正是太史应具备的?
但是为什么要说卜子夏和严子陵以及春秋五霸呢?还提到脚下,俺就有些糊涂了,因为从“之二”帖里得出的结论,猫同学是善于设谜滴。
百度来的一些话是这样的:
卜子夏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记取历史教训……事君要不惜身……
——并且卜同学作为太宰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用来辅佐国王治理国家”,而太史除记载史事外,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于是这里有些相通了,汗,再于是想到了猫同学某个跟帖的提示:揭开这个谜,可能真的需要上知天文,中知历史,下知古文才可以啊!(太狡猾了某人)
严同学虽然主要身份是隐士,但是刘秀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夫,正是看中了他与自己的丞相太史们截然不同的操守,这也是作为太史所要有的气节。好吧,俺想到的严同学能和太史扯上关系的也就这些个了。
再来看太史:官名。三代(夏、商、周)为史官及历官之长。
——于是推想猫说的春秋五霸的脚下,春秋之后是战国,这两个时期仍属于“周”,再以后就不叫太史了,叫太史令,太常等。
还有什么胡思乱想能把这几个人联系起来的?那就只剩下前面两位同学是具有太史品质的臣,后面的五霸是需要太史这种良臣的君了。
以上纯属无聊瞎想,如有巧合,深感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