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楼主: 驴牙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博 上博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8:06 | 只看该作者
一帆 发表于 2013-2-7 18:04
发我邮箱哈~~~

哦 不知能发过去不 超大我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2-7 18:12 | 只看该作者
驴牙医 发表于 2013-2-7 18:05
去上海那几天热死了 腿都走断了上海美女就是多耶 随便看看都是

色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2-7 18:2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2-7 19:02 | 只看该作者
拍的真清楚。{: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2-7 21:14 | 只看该作者
发图没说明,菊花电钻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2-7 23:48 | 只看该作者

   帮会长发图,今天他权限满了。  因为都是豆腐干图,或许有重复,各位凑合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2-7 2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2-7 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2-8 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2-8 00:05 | 只看该作者
  占几楼再贴图,话说上面这个镇墓兽真牛叉啊,记得并排好几个,那叫威风,那叫气势。  原来唐朝就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3-2-8 00:06 | 只看该作者
先顶。明天仔细看。唉,话说近在咫尺。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3-2-8 00:0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力士们,筋肉虬结,目眦欲裂,还别说信鬼神的古人,就是放一个在没灯的过道里,进来人突然看见,都要吓一跳 —— 那几与真人无二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3-2-8 00:10 | 只看该作者
  记得看魏风华《唐朝的黑夜》,那才是万物化妖、百鬼夜行,日本人后来学去的各种怪谈、物语、百鬼故事,虽然还有唐朝余味,但到底是兑了水的,不如原版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3-2-8 00:12 | 只看该作者
  大过年的净说鬼了,其实书里说也不全是鬼怪,人情事理、奇遇仙魔,全都有。  下面看个主流的,百度介绍:

《唐朝的黑夜》分为三册,第一册对中国历史深处的诡异奇书《酉阳杂俎》解析。第二册深度解读的是唐朝的另外三部志怪笔记《广异记》、《宣室志》和《独异志》,内容涉及唐朝秘史、异闻怪谈、惊悚奇幻,里面记载的诡异故事令今日的悬疑和恐怖小说黯然失色。第三册对晚唐的《玄怪录》、《续玄怪录》、《集异记》、《博异志》、《甘泽谣》、《杜阳杂编》、《三水小牍》等十余种志怪笔记进行了全面解读,挖掘出一段段被湮灭的深具史料价值的秘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3-2-8 00:18 | 只看该作者

  随便摘一个故事:

                                   白色蝙蝠

  
  “八仙”里的张果老是一只白蝙蝠精?大约没人相信。不过这却是事实。

  玄宗朝,有张果老先生者,不知岁数,出于邢州。帝迎于内,礼敬甚。问,无不知者。一旦,有道士叶静能,亦多知解,玄宗问:“果老何人?”静能答曰:“臣即知之。然臣言讫即死,臣不敢言。若陛下免冠跣足敕臣,臣即能活。”帝许之。静能曰:“此混沌初分白蝙蝠精。”言讫,七窍血流,偃仆于地。玄宗遽往,果老徐曰:“此小儿多口过,不谪之,败天地间事耳。”帝哀恳久之,果老以水噀其面,复生。其后果老辞归邢州所隐之处,俄然不知所往。(《独异志》)


  唐玄宗时期,有原籍山西的著名道士张果,白发飘飘,老态龙钟,没有人知道他有多少岁。有人说他生于南北朝时期,而其自称诞生在上古时代的尧帝时期。于是被后人惯称张果老,后来成为“八仙”之一。当时他隐居在恒州中条山,坐骑是一白驴。据说可日行万里。休息时,他就将驴如折纸一样叠起来,放进小背箱;骑时,用水一喷,即化为驴。

  玄宗皇帝慕仙崇道是出了名的,曾多次召见张果老,但都被拒绝。在此之前,唐太宗和唐高宗也曾召见他,但都未如愿。女皇武则天虽崇佛,但对道士张果也是尊崇有加,也欲召见她的这位老乡,但被张果装死所搪塞。到了开元二十三年,张果老突然出现在邢州即现在的河北邢台。玄宗大喜,再次恳请其入长安。此次终于如愿。在长安,玄宗问张果老神仙知识,后者一一对答。

  这时候,叶静能出现了。

  叶静能与在《唐朝的黑夜I》中所提到的罗公远并称玄宗时期道家的双子星座,他们二人同为道教典籍《真龙虎九仙经》的注者,顺便说一下,在该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道士因炼丹而成仙,根据功力深浅,可分为天侠、仙侠、灵侠、风侠、水侠、火侠、气侠、鬼侠、剑侠等九个档次。此外,还讲到很多隐秘而奇幻的道术。放下《真龙虎九仙经》不提,只说此日玄宗皇帝问当时在宫中伴驾的叶静能:“张果老无所不知,神异如此,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叶静能答:“我确实知道他的底细。但由于他道法深厚,若说出他的来历,我必然当场而死。

  玄宗:“张果老如此厉害?”

  叶静能:“但也有办法保我不死。”

  玄宗:“什么办法?”

  叶静能:“若陛下摘去皇冠、脱去龙靴以救臣,我就能复活。”

  玄宗当然答应了。

  于是,叶静能缓缓地说:“张果老,他本是上古时期,混沌初开之际的一只白蝙蝠精!”话音刚落,叶即七窍出血,倒于地上。

  虽有前言在,但玄宗还是大惊,于是慌忙摘去皇冠、脱去龙靴,跑去见张果老,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张果老冷笑道:“陛下,叶静能小儿,祸从口出,安能不死!若不惩责,自会败坏天地间之事。”

  玄宗苦苦哀求,希望张果老开恩,给叶静能一个机会。张果老看到皇帝的样子,不好驳面儿,便答应了。他来到叶静能跟前,用清水水喷面,口口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叶静能睁看眼睛,从地上站了起来:他复活了。

  但是,玄宗皇帝对张果的年岁还是有些怀疑:他真的有那么大岁数吗?这一天,玄宗去咸阳打猎,捕获了一头鹿。张果见此鹿后,感慨地说:“此仙鹿也!已满千岁。昔日汉武元狩五年打猎于上林苑,当时我作为随从跟随,曾捕获此鹿,又给放了。”

  玄宗大惊:“天下之大,有鹿甚多,时代变迁,王朝更迭,先生如何知道这鹿是当时您为汉武帝随从时捕获的呢?”那意思是说,您真的也曾生活在汉朝吗?

  张果笑道:“陛下不信?武帝放鹿时,在其左角下拴了一个铜牌,可以一看。”

  一检查,果然如张果所说,玄宗皇帝紧急着又问了一句:“元狩五年是何甲子?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

  张果回答:“该岁是癸亥年,那一年武帝开凿了昆明池,到现在已经八百五十二年。”


  事实上,在此之前,玄宗皇帝还有两次对张果的测试:当时,宫内有高僧夜光禅师,最善视鬼神,玄宗叫他看看张果。夜光进门,拜皇帝后,环视四周,说:“不知张果来了没有?”其实,这时候张果就在皇帝身边站着。又有方士邢和璞,此人也曾出现在《唐朝的黑夜I》中,最善占卜,但面对张果,却算不出其生年。

  在宫廷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张果老告辞。玄宗皇帝亲自送别于长安之郊。临别时,皇帝实在憋不住了,直接问道:“先生到底生于时?”

  张果笑道:“上古时代,尧帝丙子年生人。”

  玄宗皇帝也笑:“先生莫说谎语。”

  张果:“尧帝时,我做侍中一职。”

  玄宗皇帝:“当时,有侍中这个官职吗?”

  张果:“您又不是那时候的人,如何知道那时候没有侍中一职?”说罢,张果上驴而去……



                                           摘自魏风华著 《唐朝的黑夜》(第2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3-2-8 00:19 | 只看该作者
zxxlb 发表于 2013-2-8 00:06
先顶。明天仔细看。唉,话说近在咫尺。就是......

   找机会看呗,天津博物馆搬家后我也没去过,话说上次去还是要门票那阵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3-2-8 00:30 | 只看该作者
  虾国奇遇记

《酉阳杂俎》中的这则故事,可与“南柯一梦”媲美:

  大足初,有士人随新罗使,风吹至一处,人皆长须,语与唐言通,号长须国。人物茂盛,栋宇衣冠,稍异中国,地曰扶桑洲,其署官品,有正长、戢波、目役、岛逻等号。士人历谒数处,其国皆敬之。忽一日,有车马数十,言大王召客。行两日方至三大城,甲士守门焉。使者导士人入伏谒,殿宇高敞,仪卫如王者。见士人拜伏,小起,乃拜士人为司风长,兼驸马。其主甚美,有须数十根。士人威势烜赫,富有珠玉,然每归见其妻则不悦。其王多月满夜则大会,后遇会,士人见姬嫔悉有须,因赋诗曰:“花无蕊不妍,女无须亦丑。丈人试遣总无,未必不如总有。”王大笑曰:“驸马竟未能忘情于小女颐颔间乎?”经十余年,士人有一儿二女。忽一日,其君臣忧感,士人怪问之,王泣曰:“吾国有难,祸在旦夕,非驸马不能救。”士人惊曰:“苟难可弭,性命不敢辞也。”王乃令具舟,命两使随士人,谓曰:“烦驸马一谒海龙王,但言东海第三汊第十岛长须国有难求救。我国绝微,须再三言之。”因涕泣执手而别。士人登舟,瞬息至岸。岸沙悉七宝,人皆衣冠长大。士人乃前,求谒龙王。龙宫状如佛寺所图天宫,光明迭激,目不能视。龙王降阶迎士人,齐级升殿。访其来意,士人具说,龙王即令速勘。良久,一人自外白曰:“境内并无此国。”其人复哀祈,言长须国在东海第三汊第七岛。龙王复叱使者:“细寻勘速报。”经食顷,使者返,曰:“此岛虾合供大王此月食料,前日已追到。”龙王笑曰:“客固为虾所魅耳。吾虽为王,所食皆禀天符,不得妄食。今为客减食。”乃令引客视之,见铁锅数十如屋,满中是虾。有五六头色赤,大如臂,见客跳跃,似求救状。引者曰:“此虾王也。”士人不觉悲泣,龙王命放虾王一锅,令二使送客归中国。一夕,至登州。回顾二使,乃巨龙也。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武则天时期,有士人随新罗使臣去朝鲜,在大海中被风吹至一岛,名曰扶桑洲长须国。后来士人被安排在馆驿居住。那里的居民都是长脸,上面长着长须,士人隔窗而看,甚为好奇。有一天,士人被国王召见,见是中华人物,来自上国,遂拜其为司风长一职,又被招为驸马。却说那公主,特别漂亮,美中不足的是腮边有胡子数十根,令士人郁闷。有一夜,国王请群臣吃饭,士人冷眼一看,见国王身边的嫔妃一个个也都长着长须,于是因感而发,写诗一首:“花无蕊不妍,女无须亦丑。丈人试遣总无,未必不如总有。”


  国王听后大笑:“驸马呀,你竟然一直在为小女的胡子而耿耿于怀吗?”


  过了十来年,士人和公主生了一儿二女。一天上朝,士人见国王和周围的大臣面色忧愁,问其缘由,随后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国王(哭泣着):“国家有难,祸在旦夕!”


  士人(惊讶地):“怎么呢?”


  国王(哽咽着):“只有一个人能帮助咱们国家!”


  士人(好奇地):“谁啊,这么大能耐?”


  国王(深情地):“就是你呀!”


  士人(诚挚地):“什么也别说了,就听您一句话,怎么个帮法?”


  国王(严肃地):“那就有劳驸马去拜见一下这大海的龙王,就说东海第三汊第十岛长须国有难求救。另外,一定要注意:我国微小,也许龙王不知有咱们这个地方,一定再三陈明。”


  士人辞别国王,登上小船,来到龙宫。龙宫珠光宝气,目不能视。士人嚷嚷着要见龙王,后者很是谦虚,亲自出门迎接,问其来意,士人说了原委,龙王下令调查此事。过了一会儿,有人禀报:“我境内并没什么长须国!”

  士人说:“怎么没有?长须国在东海第三汊第十岛上!”

  龙王又令人去复查。一顿饭的工夫过后,龙王得到禀报:“还是没有呀!说到长须,前些日臣下为您弄到一批大虾,莫非是它们?不过,这锅大虾可是您这个月的伙食啊!”


     龙王听后,转脸对士人说:“听到没有?也许你为虾精所惑。随我来看……”



  龙王把士人引到后宫厨房,见有铁锅数十个,大小如屋,里面满是青背大虾。一个锅里,有五六头是红色的,大如人臂,其中一只特大个的见士人后跳跃不止,状似求救。正是虾王。


  士人感慨不已,俯身寻找自己的虾妻和虾孩,恍然如梦,不觉悲从心中。龙王随即命令放掉盛有虾王一家的那锅虾,士人想叫龙王把所有的虾都放了,但被拒绝,理由是:“我下个月吃什么呢?”


  士人无奈,起身告别。龙王令二使者送其回中国。一日傍晚登陆,回头看那两使者,已化为巨龙。



  入一神秘王国,被招为驸马,显贵一时,此为志怪笔记的一类,最著名的是唐朝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类似的故事还有沈既济的《枕中记》。无论是南柯一梦,还是黄粱一梦,都讲到荣华如云烟,人生如梦。本故事类似,且更诡异:当士人来龙宫求救时,那群虾已在锅中。在叙事上,形成一个圆。士人是如何进入微观的虾国的,引起我们无限联想。而当士人含着眼泪俯在锅边寻找妻儿时,我们总会有一丝伤感在心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3-2-8 00:32 | 只看该作者
人偶

     中国也有木乃伊?有。只不过,中国古代称之为“人腊”。《酉阳杂俎》中有如下描述:


  李章武有人腊,长三寸余,头髀肋成就,眉目分明,云是僬侥国人。

  李章武是唐朝中晚期人,知识渊博,好收藏,文宗大和年间任成都少尹,据说曾得到稀世之宝—三国时诸葛亮的佩剑。此外,他那如宝库一样的家中,还藏有一种奇异的东西:“人腊”,也就是干尸。当然,这干尸不是一般人,而是一种侏儒小人,长三寸多,但身体与眉眼,甚为明晰,据说是僬侥国人。僬侥国是传说中的海外异境。《山海经 . 海外南经》中有记载,该国之人的特点就是身材矮小,是为小人国。


  关于李章武故事,倒还不少呢。


  首先,他是唐朝著名的古玩收藏家;其次,在谈情说爱上也是个行家。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在其未成名时,风流倜傥,曾从长安来华州旅游,在大街上发现一绝色妇人,细一打听知是王家儿媳妇,于是跟踪上门,谁知这王家就是做旅店生意的,总有行人在这里过夜,李章武就此住下,没几天就把人家的儿媳妇勾引到手,二人一时间如胶似漆,后来告别时那女人赠送给他一枚玉指环,口中还有诗:“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多年后,李章武故地重游,询问得知,那女人竟相思而死。因太过用情,以致后人多赞颂二人的忠贞之情,却忽略了那女人的身份:她是王家的儿媳妇。这叫什么事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3-2-8 00:35 | 只看该作者

新闻调查


《酉阳杂俎》中录下了唐朝诗人顾况的一则逸事:


  顾况丧一子,年十七,其子魂游,恍惚如梦,不离其家,顾悲伤不已,因作诗,吟之且哭,诗云:“老人丧其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子听之感恸,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顾家子。”经日,如被人执至一处,若县吏者,断令托生顾家,复都无所知。忽觉心醒,开目认其屋宇,兄弟亲满侧,唯语不得。当其生也,已后又不记。年至七岁,其兄戏批之,忽曰:“我是尔兄,何故批我。”一家惊异,方叙前生事,历历不误,弟妹小名悉遍呼之。即进士顾非熊。成式尝访之,涕泣为成式言。


  顾况是中唐著名诗人,他最出名的故事,与白居易有关。当初,原籍山西的年轻人白居易来到首都长安发展,还没什么名气,于是写了很多诗,四处投递给当时的名家,希望被推荐。也给顾况投了。顾况还没怎么看白居易的诗,先看到“白居易”这三个字,便开玩笑道:“长安物贵,居大不易。”意思是说,长安是我大唐首都,物价很高啊,想在这居住下来混口饭吃实在不容易哦!”当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顾况大声喊道:“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居又何难!”


  顾况是苏州人,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逝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活了将近90岁,是最长寿的唐朝诗人之一。他的一生有点像散仙,虽也进士及第,但最终在官场上混得不得意,后放情山水间,于茅山隐居。本故事讲的是:顾况老来丧一子,年十七岁,魂魄不离其家。顾况悲伤不已,做诗云:“老人丧其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   其子之魂魄听后深为感动,说:“爸,若我下辈子还能投生做人,一定再做您儿子!”没过多久,其子魂魄不见,原来已被善解人意的幽冥人士带走,被判来世依旧托生在顾家。


  大约某个时刻,那死去的顾家儿子,只觉得心境通明,睁开眼睛,看到熟悉的屋舍,兄弟姐妹站于床前;而对于顾况来说,这一日他又新得了一个儿子。这新生子正是那死去的孩子所投之胎。只是新子自生下来一直不会说话,急坏了诗人一家。直到七岁那年,这孩子跟哥哥一起在庭院中玩耍,哥哥捉弄他,结果把他搞急了,忽然开口:“其实我本是你的兄长,为什么老捉弄我?!”顾况一家惊异。那孩子这才叙述自己的前生,事事无误。这个孩子,就是顾况的小儿子顾非熊。后来,段成式去采访顾非熊,后者哭泣着向段诉说了这段往事。


  这样的故事你信不信呢?但顾非熊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他也是唐朝诗人之一,《全唐诗》中收入其诗歌七十多首,风格幽深,卓尔不群,尤善五言,信手采撷几首:


  《闾门书感》:“凫鹥踏波舞,树色接横塘。远近蘼芜绿,吴宫总夕阳。”


  《桃岩怀贾岛》:“路向姚岩寺,多行洞壑间。鹤声连坞静,溪色带村闲。疏叶秋前渚,斜阳雨外山。怜君不得见,诗思最相关。”


  《题马儒乂石门山居》:“寻君石门隐,山近渐无青。鹿迹入柴户,树身穿草亭。云低收药径,苔惹取泉瓶。此地客难到,夜琴谁共听!”


  《早秋雨夕》:“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天津桥晚望》:“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


  《送马戴入山》:“古木乱重重,何人识去踪。斜阳收万壑,圆月上三峰。云里泉萦石,窗间鸟下松。唯应采药客,时与此相逢。”



  但他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诗,而是因为科举考试。顾非熊性格滑稽好辩,求学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为性格所累,受人排挤,连续三十年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在他的诗歌中,有很多表现落榜后郁闷心情的,如《会中赋得新年》:“万古如昨日,一年加一晨。暗生无限事,潜老几多人。归路旧侣尽,故乡回雁新。那堪独惆怅,犹是白衣身。”《下第后寄高山人》:“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
 

      唐穆宗长庆年间,老兄再次落榜,这件事终于让平时很少干正事的穆宗皇帝发了怒,责问考试部门:人家非熊连续考了三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三十年啊?你们也太过分了吧?皇帝命令主管考试的家伙们好好反思一下,重新张榜。有了皇帝的关照,顾非熊终于中了进士啦。这时他已五六十岁了。当时,有人感慨地做诗赠送于非熊:“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晚,须逢圣主知……”


  顾非熊终于考试成功,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官至盱眙尉。当然,顾非熊并不是一个官迷,他三十年困于考场,也并非仅仅为了能拿个通向仕途的文凭;或者说,他仅仅为了出这口气,现在气出来了,顾非熊觉得爽了很多,做官没多长时间,就弃之而去,回茅山隐居,与父亲过其乐融融的生活去了。在与朋友告别前,顾非熊思念万千,写下一首《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此名谁不得,人贺至公难。素业承家了,离筵去国欢。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旧隐茅峰下,松根石上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3-2-8 00:35 | 只看该作者
翻篇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4-5-20 02:3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