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3404|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论籽料的成因 -技术交流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1: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玉的美好,人们喜欢把美好的事物都用玉来形容,而且经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把英雄对心仪的女孩的疼爱叫“怜香惜玉”;把女性细白的手指叫“纤纤玉指”;把女性的挺拔身姿叫“婷婷玉立”;把深闺中的娇小姐叫“金枝玉叶”……除“香消玉殒”外所有一切都如此美好。玉已经成了美好的代名词,而和田玉是玉之上品,因其独有的润泽、高贵的品质、微言的大器、非凡的气度被人们所执爱、珍藏,也许我们并不难找到有如此多的人如此地热爱和追捧和田玉的理由了。当我们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块精美、温润的和田玉时,我们一定会想到一块几亿万年前的和田玉,是一种什么样的缘份,让我与玉之间变得如此亲近、亲切,这岂不是亿万年等一回吗?也许,手中的这块和田玉曾在荒凉中度过了几亿万年的时光,吸食了日月光华,才变得如此晶莹剔透;也许,几千年前,有一位痴情君子曾经拥有过这块和田玉;也许,几百前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因为不懂玉而错过了拥有的机会;也许,这块平凡的和田玉曾见证过一段美好的姻缘……一块经历了亿万年岁月洗礼的和田玉,如今就在我手中,难道这不是缘分吗?难道不觉得珍贵吗?


因为美好,所以珍贵;因为珍贵,所以研究。我们看到许多关于和田籽料形成的书籍或网络原创,千篇一律,和田籽料都昆仑山上的山料在地质变化中流入古河床经过亿万年河水的冲洗而成。巍巍昆仑,乃万山之祖,“玉出昆仑”无可非议,而且和田籽料后期,经过了水的冲刷洗礼,也非常正确,

笔者唯一不认同的是籽料全由山料形成,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是从石包玉来分析
 
石包玉,只有和田籽料中才有,玉友都很熟悉,表层全是石头,但里面是玉,往往石包玉里面的玉,都很油润,以青白玉为多,很少羊脂白玉。如果和田籽料是山料形成,山料崩塌进入河床,经过水洗和沁色,形状由棱角分明到越来越圆润,经过亿万年的冲刷、撞击,留下了玉的精华——籽料,那为什么反过来还在外面留上一层石皮呢?“精华”还在包在石皮的里面呢?我们从切开的石包玉来分析,除个别地方串僵外,外层石皮的厚度大体均匀,“皮”与“肉”之间有一个混僵的过度层,很象是在一块完整、圆润的玉外面均匀地包了一层石头皮。玉比石头坚硬、润泽、光滑,比石头耐磨,如果是这样,多年的河水冲刷中,石头是保护不了里面的玉的,依此道理,形成“玉包石”倒存可能,但我们从没有见过外层全是玉,里面是石头的籽料,这就验证了“和田玉,君子玉,表里如一”的说法。
   
二是从僵石玉来分析
带石僵的玉,叫僵石玉,肯定是和田籽料,此类籽料一部分是玉,一部分是石头,与石包玉不同的是,我们能从外观上看到玉,而且往往半节是石僵、半节为玉,我们常说伴骨的肉香,伴石的玉润。大自然就如此神奇,本是一块混浊的玉,因为一部分做出了牺牲,成了石僵,玉的部分非常润泽,而且带白僵的玉,玉质也非常白,一看到这样的玉,我们可以毫不考虑地断定这是籽料。而我们仔细看看玉与石僵的形状,带玉的一半,往往非常圆润,而且在水滴形的顶端,而带僵的一半,往往棱角分明,非常粗糙,而且在水滴形的底端,根据水冲洗的摩擦原理,应该是质量和密度、润度相对较差的石质部位才会被水先磨平、磨圆,润度、密度与硬度相对较大的玉质部位被水后磨平,而我们见到的僵石玉刚好相反,玉面坚韧圆润、石面粗糙多裂。

三是从籽料的外形来分析
  
我们见到的籽料中,水滴形、瓜子形的最多,还有牌形的、疙瘩形的也不在少数,但很少见到圆柱形的,也从没有见过圆球形、椭圆形的籽料。如果单从水冲洗的原理来分析,籽料的每个面在河床中被水冲刷的机率是相等的,应该是圆球形的籽料最多才对。我们见到的鹅卵石中,球形、椭圆形、圆牌形的石头最多,很少有水滴形和瓜子形的。

  
四是从籽料的外皮形成来分析
  
我们见到的和田籽料,有很多种颜色,因为色彩丰富,为和田籽料更添了艺术价值和内在品味。和田地区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铁原素,一块籽料,长期与四氧化三铁接触,慢慢形成沁色,生成黑皮,与三氧化二铁接触,生成红皮,有与铜元素接触的,形成了非常珍贵而稀有的绿皮,还有含锰元素的,就形成难得一见的桃花玉,也叫紫罗兰。因为各种成分的差异,成形了各种不同的皮色,对于沁皮料的形成,符合山料变籽料的逻辑。但是石皮呢?有很多籽料上面,往往留下了一点石僵皮,这种皮,尽管皮色是二上,我们都能认定这是籽料。如果是山料崩塌进入河床,形成了籽料,玉上皮色可以解释,那为什么玉会变成石头呢?玉的稳定性和坚韧程度比石头要好,而且玉的主要成份是透闪石,主要元素为碳,而石头的主要元素是钙和硅,从常理中理解,碳元素就是核反应也法转变成钙和硅的。所以山料进入河床后,再怎么神秘变化,也很难变成石、更难沾染上石皮。

  
当然,我们区分籽料与磨光山料,除了皮色,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籽料有天然的、不规则的气蚀痕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毛气孔。这种天然籽料的气孔,是长期在河床中与其他石头撞击及河水冲洗形成的,平时我们也能在鹅卵石上看到这样的痕迹,鹅卵石的密度差一些,形成的气孔粗糙一些,籽料密度越好,毛气孔越细,但不可能没有毛气孔。另外多说一句的是,也有别有用心的人用高压沙子**水冲刷山料一段时间后,在玉的表面也能形成较为规则的气孔,把山料快速变成“籽料”,卖个高价钱,原理一样,如同做假皮,但是假的始终是假的,由于形成的时间长短不一样,人的手法与力量注定无法胜过自然雕琢,人工打刷出来的气孔边缘不很规整,留下的痕迹都是一种急于求成的感觉,而和田籽料的气孔呈大小不规则状态分布在玉石表面,可以仔细区分开来。

  
说了四点理由,认为籽料并非全是山料形成,当然也无法否定有些无皮、无僵、料形很圆的籽料是山料形成。到现在,肯定很多玉友都想知道,那些特点鲜明的籽料是怎么回事,到底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让这么多人如此执迷和追捧呢?我认为,籽料,同样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后留给人们的巨大恩赐。籽料因为经历了火的考验、水的洗礼、石的撞击、人的盘玩,尽管与山料成份一样,但籽料穿越漫漫时空后变得比山料润泽,一块籽料永远具有唯一性,“独籽、独料,真皮、真籽”的籽料原石更具永恒性和收藏价值,也留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此时应该知道玉店的原石一般不打折的原因了。下面来谈谈大多籽料是火山爆发中一次成形的理由: 断桥发现了许多料子都是趁现带着火山喷发后的原型,从褶皱里去处砂砾,和黑山玛瑙一样,断桥收集了不少这样的标本,回头有时间发上来。

再说说戈壁料:



不靠山不靠水的戈壁滩上怎么会有和田玉?对于这个问题,玩玉的人总结出了不少的说法,其中有3种流传得比较广。

  一说遗留物。概括为古玉石之路时,向内地驼运和田玉料时意外遗落在戈壁滩上的山料和籽料;


二说山料。大致是说山料从山体自然剥落后,被大雨造成的洪水给冲刷到了戈壁滩,日久风化而成;三说籽料。据说喀什玉龙河历史上曾多次改道。每次改道,老河床中的籽料都会暴露,成为戈壁滩上的散落物,并经风化成为如今的戈壁料。



  在风沙中形成的、戈壁料上那种布满麻点的外表,其实是一种类似于籽料毛孔的“皮”,是不是也是有岩浆喷发和地址运动形成的,


这个算水反沙,还算戈壁

综合推断:上述成因均有,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b54c6edda3cc7cd913467e1d3d01213fba0e91ea.jpg (21.43 KB, 下载次数: 5)

b54c6edda3cc7cd913467e1d3d01213fba0e91e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4-24 12:0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4-24 12:24 | 只看该作者
籽料形成的原因早有权威定论,根本就没必要去再讨论.

籽料就是原矿形成后,经过海相,板块等作用,破碎后,经水流,作用,去掉棱角,或埋入土中,等待再次出现,完.

还有,和田玉本身就是在岩浆交带中形成的,所以,扯上火山没有任何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4-24 12:3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这种有技术含量的讨论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4-24 12:3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4-24 14: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大自然是神奇的 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4-24 16:0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4-24 17:4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深入{:soso_e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49 | 只看该作者
我有风格 发表于 2015-4-24 12:24
籽料形成的原因早有权威定论,根本就没必要去再讨论.

籽料就是原矿形成后,经过海相,板块等作用,破碎后,经 ...

定论只不过是被有些人的观念同化了
回头我找找标本,拍点照片咱图片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50 | 只看该作者
victorian 发表于 2015-4-24 12:31
欢迎这种有技术含量的讨论帖~

谢谢V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50 | 只看该作者
泥香阁 发表于 2015-4-24 12:37
好贴

谢谢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51 | 只看该作者
温雅玉润 发表于 2015-4-24 16:09

谢谢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51 | 只看该作者
afaf 发表于 2015-4-24 17:44
继续深入

回头我找点标本,再发个补充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4-24 23:09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各种成因都有,证据就是楼主所列的各种各样的籽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4-25 11:02 | 只看该作者
断桥残雪 发表于 2015-4-24 17:49
定论只不过是被有些人的观念同化了
回头我找找标本,拍点照片咱图片说话

权威定义,是有科学根据的,原来我也轻信什么籽料非凡论,后来我接触过不少新疆山料,结果,我发现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我就再也不相信籽料非凡论了,因为他们的玉质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甚至,颜色都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唯独不同的,籽料已经破碎了。就是这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4-25 11:04 | 只看该作者
再说简单点吧,和田白玉里面,大量的顶级白玉里面,有很多,都带有原矿山料时的石根,那种石根,和山料白玉,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玉性,玉质,也都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4-25 11:04 | 只看该作者
同理,我也仔细比对过,和田青白玉,与和田山料某种青白玉,完全一样,连颜色玉质,切感,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4-25 11:06 | 只看该作者
业内的观点是,和田籽料就是和田山料,和田籽料,甚至就是新疆的山料,但是,市场仍然不断有人说籽料怎么怎么样,这是一种市场及利益行为,和科学不沾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4-25 11:06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了,籽料有皮,有毛孔,有沁,这是不一样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4-25 11:0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地质学中已经有定论的东西,有化学成分分析,有反应方程式,有科学考察的结果,有理论的推导,有实践的证明,倒真谈不上什么思维定势。
详见唐延龄《中国和阗玉》一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4-5-20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