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8684|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见的假皮和磨光籽(附说明)(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0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图第二图第三图是假红皮的料子。

一眼假,应该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注意看石根里头有颜色。

 

是真皮子的料子,看石跟的颜色要浅,基本上没有沁色。

 

因为石根比玉质地软,容易沁上皮色,也容易磨损。所以真籽的石根沁皮之后又被冲蚀磨损了,所以颜色反而浅。假籽石根沁染之后不会受到磨蚀,所以在石根处聚集了很深的颜色。

 

另外还有一些假籽,没有整个儿放进染缸,只是刷了一点颜色在玉的表面,这样靠石根判断是否染色就不一定准确了。

 

 

这个是假黄皮的青花。这种假皮常见。闻着有化学药水的味道。注意看裂隙里面没有染上颜色。如果玉石茬口表面有皮色,但是里面没有皮色,往往是假皮。常说“真皮一沁到底”,因为茬口在受到沁染时,因为毛细作用(毛细作用:是液体在狭窄间隙中流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固有特性),皮色可以沁入最深的部分,而裂隙内部不受磨蚀,皮色容易保留,有时候会出现外部没有皮色(被磨蚀了),裂隙茬口内有皮色的情况。假皮因为染色时间短,染料粘稠流动性差,往往不能形成深入裂隙内部的皮色。

当然,新茬口内外都没有皮色,也是正常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4:37:2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0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02: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基本上可以说是高级的染色料子。前几天还在玉网看见有人拿这种料子当作洒金皮卖。注意看箭头指示的小黄点,颜色浮。


侧面茬口里也没有形成一沁到底的皮子。




这种假洒金皮是很常见。几乎80%的洒金皮都是这么染出来的。有特征,见过一次基本上就不会上当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4:42:1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02: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真皮,色泽浓淡有致,皮色沁入玉体内部。虽然没有裂,但是这种皮子也能长到玉肉下一两毫米的地方。





这个是著名的白玉山料磨光染色料。看水头和水线的情形像是青海白玉山料。

 

大家看第一张和第三张图片,假毛孔和染色皮的特征很明细。大家可以对照二楼的假洒金皮,看看这两块料子染色的相似性。

 

 

和大多数磨光料一样,这块玉上下两面凸起。

 

机器磨出来的石头和河道里磨出来卵石不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5:36:1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02:2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两个真籽。可以看出较大表面往往是向下凹进的。第二图箭头所示,就算是籽料凸起的表面,往往也有凹陷的痕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5:34:4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02:2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石英质的戈壁风凌石。往往被冒充白色戈壁玉。也是吃过一次亏就再不会上当的品种。

 

注意石英的特征白色,和玉的白色不一样。另外,内部结构也有明显差异的。



最后一张图,是一些青玉籽。从照片里可以看出,青玉之间的质量差异也是蛮大的。

 

不过目前这些料子的价格差异还没有扩大到三倍以上,我觉得好的青玉籽也是值得收藏的东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5:41:5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27 02:43 | 只看该作者
猫这个朋友不错,这么晚还上教育贴[em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1-27 15:0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图a10是磨光子;a29应该不是一块玉吧?

最下面那堆青的,颜色难说,肉质应该说还可以。

 

谢谢猫给出这么具体的图,呵呵,大概是担心我买了一堆假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1-27 20: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21:57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年淘玉,感觉假货也就是那几个品种,大多数吃过一次亏也就记住了。

 

这个帖子就把这两周搜集的一些假货标本特征说明一下,也便于以后玉友选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6:12:2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11-27 22:0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认识可能很肤浅,不过还是想谈谈关于色的问题,也好获得猫、马兄以及论坛各位高手的指导。

 

我认为色只能长在三个地方:绺、裂、僵。如果色长到肉上,那么就很值得怀疑。有的子料很好,皮很薄,也有色,粗看上去似乎长在肉上,但仔细看看,还是长在一片薄薄的僵上面。

 

很多羊脂白的料,灯一打,也能看到薄薄的僵皮,这种大概会便宜一些?今天碰到了一块,应该说达到羊脂级了,致密、细腻,50多克,开价12000,没皮没色的,形状也不错,没裂,灯打了以后看到局部有一层薄僵(非常淡了,不仔细看看不出了)。这样的价格是不是算便宜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7 22:10:0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6:1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皮)色的问题,皮色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玉石内含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形成三价铁离子,这样致色的皮子是从浅黄-黄-红-棕红(棕黄)-黑等一系列过渡色,洒金皮、黄皮、油烟皮、枣红皮、黑皮子、糖皮子等等皮色往往是这么来的。白皮子大多是由于玉石的围岩(白云石大理岩)残留形成的。另外,玉石在形成籽料的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其它金属氧化物,或者所含其它金属元素被氧化,也可能形成特色的皮子。

 

    玉石接触空气或者含氧液体的部分能形成皮色。玉质越疏松越容易形成皮色。同时,氧化过程会使皮色部位更加疏松。

 

    僵、绵的部分往往是白云石和透闪石的混合物,硬度低,质地疏松,容易形成皮色。同时也容易磨损。

 

    绺裂处形成的皮色,因为深入玉石内部,所以不容易磨损。

 

    玉石表面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小裂隙,皮色也会沿着这些裂隙生长。所以肉上长皮也是可能的。比如三楼第一张照片里的料子,如果切开,可以看到皮色深入玉肉中两三毫米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1-29 00:05 | 只看该作者
[em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7:10 | 只看该作者

好怀念青玉籽价格便宜的时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8-31 18: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9-1 08:27 | 只看该作者
建议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9-1 13: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3-25 14:4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新疆的猫在2008-11-27 2:25:1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是真皮,色泽浓淡有致,皮色沁入玉体内部。虽然没有裂,但是这种皮子也能长到玉肉下一两毫米的地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1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a1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是著名的白玉山料磨光染色料。看水头和水线的情形像是青海白玉山料。

 

大家看第一张和第三张图片,假毛孔和染色皮的特征很明细。大家可以对照二楼的假洒金皮,看看这两块料子染色的相似性。

 

 

和大多数磨光料一样,这块玉上下两面凸起。

 

机器磨出来的石头和河道里磨出来卵石不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5:36:16编辑过]

从这张图片好像看不清楚毛孔和染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8-2 21:50 | 只看该作者
做记号,谁回复我一下,做记号找帖子好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8-14 15:08 | 只看该作者
科普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4-5-20 02:0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