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159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石堂中州分舵】狂暴多图铁血干货~春秋龙纹解体过渡至战国成熟谷纹的几种变异特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01: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由秋士先生撰写,店小二转载


春秋玉器的具象龙纹解体之后,在形成战国成熟谷纹的过程中的几种变异现象,以及几种工艺特征。


(一)春秋龙纹从具象到解体的演变是一个初级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01:25 | 只看该作者
最终定型为谷纹的终结行程,才是一个意识上的突破。





这种演化和发展在美学上是这样展示的:具体的表达某种事物,形成图案化之后,再由图案本身功能的需要,逐渐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直至最后忽略了当初的象征意义,完全形成符号化的定式。结构的瓦解,从而寻求新的平衡,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文字的发展一样,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生长成今天的符号文字。绘画上,意求写真的宋代山水花草虫鱼的描绘,演绎成后世徐渭八大的抽象写意,这都是艺术发展的必然。


这些充满神秘纹饰的作品,我们只要结合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这既符合社会历史又符合美学史的发展。综合历史是理解往昔艺术的最好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01:27 | 只看该作者
至于龙纹在解散变异之后,甚至到了谷纹阶段,如果还在试图追寻龙纹的踪迹,我觉得是缘木求鱼,彷徨失据,大可不必了。——抑或聊作游戏可耳。





(二)谷纹在璧环类上面的表现:有一种是继承春秋龙纹璧以圆心为中心,以同心圆的排序方式。





但这是个短暂的过程。到了战国中晚期,我们看到绝大多数作品都摆脱了圆型的束缚,形成这种相交60o角的均匀排列方式,这种理念的变化应该是为了便于程式化的设计与制作,遂成为我们今天所谓的标准谷纹璧。







其后的勾连式谷纹的排列也在此基础上产生。





至汉更是以蒲纹为滥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01:31 | 只看该作者
(三)我们来探讨一下几个有趣的现象:


这件战国中期的大龙,他有别于常见的单一纹饰的表现手法,其主体部位是浮雕型的谷纹,而在靠尾下半部分却是以阴线的表达方式。在我最初看来这好像是一件未完工的作品。





然而,就学习的技巧而言,同时期的横向比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这件楚文化的漆器,他和同期的玉器的纹饰表达完全是波澜莫二。他最能揭示这种现象,当其阴线纹和浮雕纹如那件大龙一样共呈一器之时,我们如果说,浮雕纹是主体,单勾线型的纹饰仅仅是浮雕型纹饰的补充,还不如说是平面纹饰与立体纹饰的完美结合。





山西博物馆的这件虽未完工而可窥全,则更能说明古人制作的步骤,首先是打稿子的单勾阴线(与那件漆器的阴线表达方式一样),保留中间所需要的部份,把旁边减地下去,同样就成为浮雕状的纹饰。





另如,再看这几件与上述有相关现象的谷纹变异:把中间这些部分镗下去,也一样就是标准的谷纹了。





更如这件,局部开始有减地的工序,谷纹已昭彰突显。





以上所举的这些例子和所选作品,并非单一的存在。我以为,在具象形龙纹解体之后,其中诸如这类型手法,





仅仅是在往最终的表达谷纹的一个中间过程,这些不是一种定式。就如同走在旅途中停下来看看风景一样,尽管无时的充满着变量,他们最终的归宿还是谷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01:36 | 只看该作者
(四)试从制作方式上看春秋晚期谷纹与战汉谷纹的分野:


春秋龙纹到了晚期解散以后,开始具有战汉谷纹的雏型。在春晚战初之际,特别是楚式玉,他最大的一个特征,是其高突部位常常是平头的形式。





这个特征区别于战汉谷纹圆突的、甚至尖突扎手的感觉。





高突平面如波光粼粼,斑驳的光影闪烁效果,常常与无数诡异如暗潮涌动般的线型,以形成明与晦、面与线的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01:42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现象与战汉谷纹底子平整光亮如镜的追求,其旨趣是泾渭自分,是意识的突破。





其二,上文说了同时期的横向比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还是以这件漆器为例,



我们看他除了平头的特征以外,他还有个特性,就是尽量的保证中间部位的圆度空间足够大,抛出来的尾巴尽量的在收紧,







这是与战汉谷纹尾巴均匀渐开的表象,虽看似仿佛,实则情移意迁了。





其三,春秋晚期的谷纹,在制作上有一个特殊之处。同样以这种平头为例:保证了中间的圆度,把其余部位打洼下去,进行纹饰突出的基本造型,然后再勾线。无论勾线的制作手段从何入手,几乎都始终在突起的平台上留下一小段阴刻勾线的痕迹,使中间的圆度更加明朗。这个现象在楚式玉系列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01:46 | 只看该作者
(五)再进一步扩充上述的现象,可以引申为春秋晚期浮雕纹饰的制作成因:如果仅仅是粗略的打洼减地的制作工序,并精细打磨以造成光影闪烁的效果,这只是作品的基础构架(包含有未完工因素)。





但这样不足以表达图案的明确性,进而需要精确表现力的各类形式的阴刻勾线,并结合器型以完美表达整体纹饰的象征意义。





拟作勾线前后的工艺程序,即更能彰明较著了。



(六)再简单总结下春秋纹饰线型的基本规律,这些线型是属于春秋纹饰构造的重要元素,比如:绞丝、斜线、鳞片、网格、双弧线、三弧线,等等,他们有一个重要的构图方式或者说是基本规律,就是他们都是封闭式图案。他们依托在主体纹饰之间,不会是没有边界的。



结语:


浩瀚的历史孕育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态,或威严、或婀娜、或与世长眠、或遗珍再现。古人在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意识形态下所形成的美学思想和神秘智慧,是几千年之后的我们未可全知的。


就像这个在谷纹之间自由穿梭、毫无规律的曲线,我们虽不能遗憾于他的探本溯源,而却显然迷惘其具体的图像指归。或许仅仅是出于构图的美感以填补空白的随性发挥吧!





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去妄自揣测和过度解读。在这里只是通过对以上这些作品的探讨,说明一种型制,一种在当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产力之下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时代风尚。


然而,历史往往因其遥远,而更显魅力,艺术之所以美好是因其愉悦我们的灵魂。看看这些古物,之所以让我们沉溺其中,惊叹不已,美不可言,我想更多的是他唤起了我们对那个黄金时代的追寻,探究诸多的不解之谜,勾引着灵魂深处暗藏着的神思遐想。




需要说明一下,我们对龙纹谷纹蝌蚪等等什么纹饰的叫法,只是我们现在约定俗成的名称,至于古人如何称谓,羌无故实,文献失据,而无从知晓。诸如谷物萌芽之说,乃牵强附会,空谈臆说,已为业界所掩口,不足徵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4-5-5 22:0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