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常见古玉的“三个代表” [打印本页]

作者: kitnuo    时间: 2013-6-19 10:03
标题: 常见古玉的“三个代表”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3-6-21 12:35 编辑


      晾一下,先看看大伙的说法{:soso_e121:}

(, 下载次数: 9)


(, 下载次数: 7)





   最后一个青海料,半机,半人手工,然后染色,因密度不够,热水泡后有返灰起白皮现象。

(, 下载次数: 4)

















作者: afaf    时间: 2013-6-19 10:23
搬凳子,听课
作者: 驴牙医    时间: 2013-6-19 10:48
第一个是仿的吧,新人不懂,说错勿怪{:soso_e113:}
作者: hty11    时间: 2013-6-19 10:49
同楼上,继续。讲的细点,没基础怕听不懂。
作者: 小玉友    时间: 2013-6-19 11:00
最后一个看起来有点怕怕。
作者: 老牛    时间: 2013-6-19 11:06
瞎猜,都不看老。虚心等待上课。
作者: 四小皆满    时间: 2013-6-19 11:56
被代表了。。。。。。
作者: 花斑熊    时间: 2013-6-19 12:10
老大,第一个纹路及式样很怪,好像现代七巧板怪兽;  第二个出廓璧,出来的纹饰比璧都大,风格是龙不对璧、璧不对龙,合算是小龙顶皮球呢?     第三个,请持宝人介绍 “这是我爷爷在建国前淘到的,啊?哪个国?当然是南苏丹了,2011年建国……”
作者: victorian    时间: 2013-6-19 12:31
老k,这几个教材不够级别吧?
作者: 半路出家DM    时间: 2013-6-19 13:06
来个对比

(, 下载次数: 4)
作者: hujun2005seu    时间: 2013-6-19 13:40
完全是来学习的!
作者: 花斑熊    时间: 2013-6-19 13:50
半路出家DM 发表于 2013-6-19 13:06
来个对比


  大师,仿的很差啊,虎眼本来是方的,老K那个都做成圆的了,腹部的菱形纹和肋骨一样,高下立判。  

  问一下,这个在哪个馆藏着了?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3-6-19 15:08
K兄的帖子都是营养丰富!必须要顶 !
作者: hello0001    时间: 2013-6-19 16:49
感觉都有问题
找位子听课
作者: bubuyiyi    时间: 2013-6-19 17:03
听课
作者: opyok    时间: 2013-6-19 17:12
坐下听讲。
作者: 渊兮    时间: 2013-6-19 17:14
完全听课
作者: 桂林0773    时间: 2013-6-19 17:36
都不看真,听课中~
作者: 水丫头    时间: 2013-6-19 17:52
{:soso_e106:}听课中
作者: 元亨利贞    时间: 2013-6-19 18:05
第三个最怕,第二个次之
作者: hope    时间: 2013-6-19 18:07

第一件玉琥,看垂首卷尾的造型,坡线和阴线相夹的双阴线技法,似乎是春秋晚期的风格,沁色通透自然,光气老旧,从图片看不出什么大的破绽。
意见:1。需要上手看看工痕弧面和工线细节;2。小疑问,从图片看孔边缘过于锋利,上手看看有无磨圆痕。

第二件双龙出廓璧,这种造型似乎属战国晚期的风格,工看老工,沁色似乎符合南方潮湿土环境出土的特征,从图片也没看出什么破绽,需要上手细究。
意见:1。小疑问,春秋战国的龙身基本都有纹饰,此璧龙身无纹饰是不是少见;2。需要上手察看左边龙首的沁色是否过渡自然,从右边龙首残缺的窗口察看沁的生长纹的真假

第三件是不是可以称为双联壁,璧的造型、凤的造型、卧蚕纹饰似乎都是战国流行的风格。本来看一边重沁一边光亮如新很有疑问,但看沁色似乎有比较自然的过渡,如果从干燥环境出土也不是不可能。
意见:1。无沁的一边看看有无自然包浆或皮壳;2。图片看不真切,需要上手察看工线的细节;3。仔细察看玉质是否和田产

第一和第二件真没发现很大的疑问,第三件疑问大一点,但都不敢断言真假,需要上手讨论研究。如果是真,那都是难得的高货了,如果是假,那就警示玉友少碰古玉为妙
新手看图片拿不准,请各位老师指教
作者: 000440    时间: 2013-6-19 20:42
都是上周的
作者: 墨了墨    时间: 2013-6-19 22:18
看着不顺眼,都怪怪的感觉
作者: 半路出家DM    时间: 2013-6-19 22:39
花斑熊 发表于 2013-6-19 13:50
大师,仿的很差啊,虎眼本来是方的,老K那个都做成圆的了,腹部的菱形纹和肋骨一样,高下立判。  

...

不知道,随便找来的图{:soso_e113:}

作者: 花斑熊    时间: 2013-6-19 22:46
半路出家DM 发表于 2013-6-19 22:39
不知道,随便找来的图

看那小固定绳和透明托架,估计再博物馆待遇算不错的,能长期展出   {:soso_e113:}

作者: cs3981    时间: 2013-6-19 22:53
是老K的才看看,平时扭头就走…
作者: cs3981    时间: 2013-6-19 22:56
本帖最后由 cs3981 于 2013-6-20 01:39 编辑

当然俺还没水平看这类,所以万一看到真的俺也是扭头就走啊哈哈
作者: 孤行寻玉'    时间: 2013-6-19 23:40
来学习
作者: 旅途平安    时间: 2013-6-19 23:50
讨论热烈,我来旁听。。。。不说话
作者: zxxlb    时间: 2013-6-20 00:06
听课。不过真心喜欢最后一个。管它新的老的。{:soso_e113:}
作者: 鸡鸡哥    时间: 2013-6-20 10:37
第三个圆的太规整了。。。。
作者: 爱有杀气    时间: 2013-6-20 10:57
坐等上课,不是今天上午十点老k太空授课吗?怎么还没出现,空间站故障了?
作者: gauss    时间: 2013-6-20 21:51
搬板凳听课~
作者: hty11    时间: 2013-6-21 09:25
老k咋还不来讲课,这一泡屎拉的时间也太长了吧。讲细点,咱没基础。
作者: kitnuo    时间: 2013-6-21 09:44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3-6-21 12:36 编辑


     三张图片都是——河南省博物馆馆藏,详情在其官网有。(虎形璜,春秋晚期,1978年河南浙川下寺1号楚墓出土,长14.6厘米,厚0.4厘
米。)

引用图片是希望引起大家注意,看古玉时候,别光看“色”。

作者: kitnuo    时间: 2013-6-21 09:50
辨认古玉,可以参照百度文库中的:“砣工痕迹”、“自然沁色”、“玉器包浆与皮壳”、“玉器穿孔痕迹”、“玉器的玉质内部玉理变化”、“时期特征的纹饰”、“时期特性的器型”、“时期采用的玉质”、“时期文化特征”、“艺术作风”也有人称之为“神韵”。
作者: kitnuo    时间: 2013-6-21 09:52
传几件良渚的代表作,都是馆藏入库的资料。
作者: kitnuo    时间: 2013-6-21 09:54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3-6-21 14:35 编辑

三组虎璜,您怎么看??

{:soso_e113:}

参照良渚的刀法,玉质,包浆,第一个代表的虎璜个看是到代的。
作者: kitnuo    时间: 2013-6-21 10:05
图示我对此璧的推敲。看不懂的不着急。兴趣在,迟早会懂的{:soso_e113:}
作者: kitnuo    时间: 2013-6-21 10:06
hty11 发表于 2013-6-21 09:25
老k咋还不来讲课,这一泡屎拉的时间也太长了吧。讲细点,咱没基础。

您老便秘?血气燥,多喝生熟地+五味子+山楂
作者: kitnuo    时间: 2013-6-21 10:08
最后一个青海料,半机,半人手工,然后染色,因密度不够,热水泡后有返灰起白皮现象。这里就不上图解释了。

麻烦 熊 调一下顺序吧。
作者: 渊兮    时间: 2013-6-21 11:04
爱有杀气 发表于 2013-6-20 10:57
坐等上课,不是今天上午十点老k太空授课吗?怎么还没出现,空间站故障了?

{:soso_e113:}
作者: noodles    时间: 2013-6-21 12:33
不懂,不碰
作者: 56321148    时间: 2013-6-21 1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faf    时间: 2013-6-21 14:48
学习,细细品味,慢慢消化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