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14962|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代有工的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01: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斑熊 于 2014-3-29 17:42 编辑



       前些天,看电视,见江苏台非诚节目,有个女子说出四句话:“后海有树的院子 夏代有工的玉 此时此刻的云 二十来岁的你”。纳闷一下,其后就百度了一下,原来是叫冯唐的名人作的《可遇不可求的事》,一首诗不论好坏,自个也不懂欣赏,好歹作者是个名人,估摸着沾点名人效应,便有了题目。


       按草民惯例,自嘲一下,以充实勇气。每日奔波,得有闲暇时,上网看看。高古玉,人皆曰门槛高。一班的人说一般话,二班的人有决定话语权。很羡慕考古界、文博界、史学界等二班的专家,个人再努力,要见二班的专家,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其实俺也很想上鉴宝类的电视节目。



       奈何俺好象遇到了夏代有工的玉,借猫坛,道友面前,就一班人说一般话 :自藏 非卖品,供鉴赏,接受批评指正。


       奈何俺也有点骚情:俺就是一条小鱼,向往大河的荣光,一力逆流而上,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至此,方敢言夏代依据:桯钻工、磨制工、刻划工、青铜沁色。



       不以功利为目的,受骗子的当,不是我的原因 。显摆也不对,人品不是骗子,所以讲夏代,也很要有勇气,俺今晚就很有勇气。



       鱼长一根烟,宽约15mm ,厚不过3mm,边缘薄不过1mm,双刃双面工片形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4-4-23 18:13 | 只看该作者
喜歡高古玉,完全看不懂,沒有理論底,沒有琢玉技。
不管如何,敬佩有專研精神和討論勇氣的玉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7:10 | 只看该作者
bubuyiyi 发表于 2014-4-23 09:17
不用推荐我看什么书,断代需要实物是最朴实的理论,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国际上就是一个笑话

    原来你是真威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4-4-23 09:20 | 只看该作者
水丫头 发表于 2014-4-21 18:38
呵呵,看过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视频,貌似已经有定论了,这个是有的,至于这件小鱼,个人觉得这还真不是夏代 ...

夏商周断代有什么定论?给个出处看看,国产砖家的就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4-4-23 09:18 | 只看该作者
玉龙雪山 发表于 2014-4-22 10:21
中肯的意见。先放着吧。

定论是有还是木有?中国专家说有的话我就只能呵呵了,那个断代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4-4-23 09:17 | 只看该作者
玉龙雪山 发表于 2014-4-22 10:19
这我可要回您话了。
    推荐两本书,有空看看。

不用推荐我看什么书,断代需要实物是最朴实的理论,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国际上就是一个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0:21 | 只看该作者
水丫头 发表于 2014-4-21 18:38
呵呵,看过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视频,貌似已经有定论了,这个是有的,至于这件小鱼,个人觉得这还真不是夏代 ...

   中肯的意见。先放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0:19 | 只看该作者
bubuyiyi 发表于 2014-4-21 09:45
考古断代有夏朝吗?传说而已...

    这我可要回您话了。
    推荐两本书,有空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4-4-21 18:38 | 只看该作者
bubuyiyi 发表于 2014-4-21 09:45
考古断代有夏朝吗?传说而已...

呵呵,看过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视频,貌似已经有定论了,这个是有的,至于这件小鱼,个人觉得这还真不是夏代的,呵呵,这种形制的薄刃小鱼我倒是有幸上手过,线条简单,但神韵非常棒。有些东西实在看不懂就别下结论,放下吧,随着你的视野见识的改变,几年后再回头来看你就会明白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4-4-21 11:40 | 只看该作者
咋看都是现在的东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4-4-21 09:45 | 只看该作者
考古断代有夏朝吗?传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4-4-20 21:48 | 只看该作者
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4-4-20 17:04 | 只看该作者
桂林0773 发表于 2014-4-17 10:18
觉得此痕非彼痕,赞同hope兄说的,上图,也是馆藏的,大家比较下痕迹和包浆

桂林兄的微距图有管钻的,有桯钻的,挺不错的学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4-4-20 16:58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先说了见仁见智的,但是看到说用棉绳切割(有没有想过到什么时候才有棉绳?),粗、中、细抛磨工序(相当于现代的打磨工序吗?),俺还是很不合时宜地要表现出些许怀疑。
有太多理不清脉络泛泛而谈的资料,从来没见完整清楚地论述过一个问题。没看懂过,俺看一眼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0:37 | 只看该作者
下图是未打磨抛光的一件玉器,远古先辈让她穿越过来了,桯钻、砣具还是。。。。。。,谁知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0:3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图变形了,再发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0:29 | 只看该作者
下图是一篇考古报告里的图,借用过来,燧孔打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0:27 | 只看该作者
下图反映了远古先辈的郁闷。连打两孔,玉都是开裂了,郁闷之下,胡写乱画一番,草草收场了事。看来打个眼也是个技术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0:23 | 只看该作者
    再次谢谢各位掌眼!
  见到螺旋痕就枪毙,大概问题的焦点在这里。而我担心的攻击点是放在砣具工有的无及表现上面。
  结论就是没有结论,老土大红,搁谁谁信,还夏代呢。
  反方胜了,证明不了假,正方胜了,证明不了真。东西传下来的,不计成本,就是一个准确定位的问题,也许像华豫之门之类的节目得上,可车马费咋报销啊。
  自己之前是做了准备功课的,把资料放上来,见仁见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18:02 | 只看该作者
桂林0773 发表于 2014-4-17 10:18
觉得此痕非彼痕,赞同hope兄说的,上图,也是馆藏的,大家比较下痕迹和包浆

   谢谢这位道友把螺旋痕的图片也一并放上来。管钻和桯钻打的孔要分别说明一下。
   我在考虑要不要再发资料图,吹牛说:在中国制玉史上极具重要研究价值的玉器不容易见到,二班的那些人老是把图片藏着掖着,图片俺也不愿发,可能会大幅度提高仿品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8-2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