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定做勿念。最近扫了一眼电影《聂隐娘》,没认真看,也没看下去剧情我不便评析。不过喜欢这种根据古代传奇改编的电影,翻出传奇原文看了看,藏剑一节很神奇。正好在做朋友定的短剑,朦胧中觉得有些联系,聂隐娘所用是羊角匕,我做得是战汉及以后剑杂揉的版本。所以某天在qq空间里发了一句说说:据考证此剑曾为聂隐娘之师所用……然后就睡了,不知怎的心里老是牵挂着,慢慢竟形成这篇短文的雏形, 第二天写了出来,后来又修改过一次。
托古之作,不必当真……我以这旧时的文字记录现在的自己……
昔者欧冶子铸剑, 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其胜邪为楚王所得。楚亡,入于秦。
秦既并六国,乃聚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当是时,冶人投胜邪之剑于洪炉,复踊跃而出,如是者三。冶人奇之,闻之始皇帝。始皇谋之大臣,丞相李斯言:此欧冶子所铸之胜邪也,汇天地之精,穷其技施为,神之所驻尔。乃柙而藏之武库。
有守库卒,家贫,盗剑鬻之市。适沛公刘邦以吏繇咸阳,贾之。嗣后拔剑斩蛇,聚集豪杰,逐鹿天下。汉兴,刘邦即皇帝位,复藏之武库。
汉末兵乱,胜邪亡失。后诸葛亮得断剑于荆州,初欲使大匠蒲元更铸合一,元曰:此神兵也,须天时地利,合匠人之巧思,非此三者不能为也!天时地利尚可求,工巧则吾辈不能也。不若因断剑之锋,砥砺为匕首。亮然之。元取其前锋为匕首,柄首以双环,饕餮其格,云纹杂之。
唐时复为某尼所得,宝之。初欲予其徒聂隐娘,隐娘不受,曰:此神兵,非师不能用也。乃罢,遂授之羊角匕。及隐娘技成,尼往西域,过于阗,河出白龙伤人,尼以匕首胜邪投之,中,龙隐去,匕首亦失。
其后千余岁,有中山人胡杨金刀者,琢玉之徒也,剖于阗之玉而得短剑,夜梦其剑与语,觉而记之。
时乙未乙酉戊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