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202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翡翠一生-原矿绿松石鉴别之——泡水实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绿松石密度低、硬度低,原矿在加工过程中非常容易碎裂。因此为了减少损耗率增加美观性,很多都经过了注胶沁胶和染色的优化处理。可是对于藏友们来说,只有原矿的绿松石才是最好的。
面对各种优化手段,藏友最苦恼的就是原矿的鉴别方法。我不是专家,现在绿松石圈里十个之八九都是专家了,我也不想凑那个热闹。我只想通过我的实验跟大家交流一下绿松石的变化。
说到绿松石原矿鉴别,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原矿松石泡水变色。今天我就挑了不同的绿松石进行了泡水实验。

这是今天准备实验用的原矿绿松石,都是原矿。上面三个是马料,下面的都是湖北料。自然光,下午三点钟窗户边拍摄



1)关于浸水线
先泡水一半,过一个小时后看看有没有传说中的浸水线

实验的结果,一部分能够看到浸水线,一部分看不到或者说不明显。和我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我原以为瓷度低的要比瓷度高的浸水线明显,事实是这不完全是一一对应关系。

比如这两个,左侧马料,右侧湖北料,左侧瓷度比右侧的低,可是左侧浸水线不明显,右侧还是比较明显的,因为珠子颜色深没有拍摄出效果来。




1QQ图片20160616102016.jpg (34.39 KB, 下载次数: 13)

1QQ图片20160616102016.jpg

2QQ图片20160616102027.jpg (20.6 KB, 下载次数: 15)

2QQ图片20160616102027.jpg

3QQ图片20160616102035.jpg (16.76 KB, 下载次数: 8)

3QQ图片20160616102035.jpg

4QQ图片20160616102042.jpg (20.06 KB, 下载次数: 11)

4QQ图片201606161020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30 | 只看该作者
1)关于浸水线
先泡水一半,过一个小时后看看有没有传说中的浸水线

2QQ图片20160616102027.jpg (20.6 KB, 下载次数: 15)

2QQ图片2016061610202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31 | 只看该作者
实验的结果,一部分能够看到浸水线,一部分看不到或者说不明显。和我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我原以为瓷度低的要比瓷度高的浸水线明显,事实是这不完全是一一对应关系。

比如这两个,左侧马料,右侧湖北料,左侧瓷度比右侧的低,可是左侧浸水线不明显,右侧还是比较明显的,因为珠子颜色深没有拍摄出效果来。

3QQ图片20160616102035.jpg (16.76 KB, 下载次数: 16)

3QQ图片201606161020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军绿色珠子能看到浸水线,但很浅的一条线

4QQ图片20160616102042.jpg (20.06 KB, 下载次数: 24)

4QQ图片2016061610204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马料戒面的浸水线非常明显

5QQ图片20160616102049.jpg (24.16 KB, 下载次数: 14)

5QQ图片201606161020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33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拍摄效果的问题,后来我又泡水了两个。看这个三色桶珠就会发现,桶珠黄色部分浸水明显,蓝色部分几乎看不到。但是三色大圆珠,蓝色部分的浸水线却很明显

6QQ图片20160616102056.jpg (16.57 KB, 下载次数: 12)

6QQ图片2016061610205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33 | 只看该作者
2)关于气泡
不论大小的珠子,放入水中并没有像别人说立马冒泡的现象,而是有一些小气泡悬浮在周围,产生的速度很慢,不易察觉,而且并不是每个珠子边上都有小气泡。不过大块的绿松石矿石放入水中的时候有气泡立马冒出,瓷度低的泡松冒泡还非常密集。

9QQ图片20160616102124.jpg (20.94 KB, 下载次数: 11)

9QQ图片201606161021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34 | 只看该作者
3)关于颜色
确实发生了颜色变深的现象,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小。由于四点多天气转阴,自然光拍摄下,泡水前和泡水后拍摄不出变化效果,我特地找了一组颜色一致的圆珠进行了实验,照片很容易就看到颜色的变化。
第一张照片中的珠子拿走两个泡水,第二张是泡水完放回去,看,很明显

10QQ图片20160616102229.jpg (18.64 KB, 下载次数: 13)

10QQ图片2016061610222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34 | 只看该作者
4)实验的思考
样本有限,实验无法给出结论,但却可以通过实验让我有些思考。
泡水法可以鉴别绿松石,但不能一刀切的简单理解为,有浸水线就是原矿,会冒泡就是原矿,或者说会变色就是原矿。
浸水线颜色,不仅跟瓷度有关,还跟颜色有关,甚至于加工过程也有关,因为我发现抛光越精细浸水线越不明显。我在雕刻室加工的抛光用3000目砂纸,我自己加工的,从1000目一直用到7000目砂纸。
想一想泡水法的原理,就比较好理解这些现象了。松石密度低,硬度低,原矿都有微小的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孔,水逐渐进入石头内部,自然就引起了颜色的变化,石头密度越高,微孔越少,入水变化会越小。而优化的松石,胶封住了这小微孔。

最最后加一句题外话,实践出真知,动手比动嘴更真诚,以后我会更多的拿干货跟大家交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6-16 16: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6-16 16: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实验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17 09:39 | 只看该作者
互相交流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6-17 11: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贴,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21 00:2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