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

查看: 11904|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欣赏较羊脂玉更名贵更稀缺的雪花白玉观音项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2:20 | 只看该作者
 直接崩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2-1 12:50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是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2-1 20:2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凤凰于飞在2009-2-1 9:54:25的发言:

 

 

惭愧了   茶姐   那个碧玉籽 不是俺的~~~~引用  引用而已   也是大神的东西  真正拥有者看见了不要在意啊  哈哈

 

呵呵!上海人家的东西!上品碧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5: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2-2 15:3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方言在2009-2-2 15:10:24的发言:

大家是不是都以为我发明的雪花玉,呵呵!都来看看吧!

 

 

【分享】和田玉中的珍稀名品

和田玉中的珍稀名品
宝玉石周刊
第11版:科教/设备  加入时间:2007-8-13 14:15:43  □ 王久华 郇秀芹  点击:101
 
 
  和田(阗)玉是中华玉文化中最为流行的一种玉石品种,以君子般温文尔雅的风范备受汉民族消费者推崇。其中的稀缺贵重品种,古时只在宫廷王室内流传,民间只能在文献中闻其名而难见其形。
  笔者研究,除众所周知的羊脂玉为名玉外,还有多种名品比羊脂玉更为珍贵。以色区分为:
  一、黄色名品玉
  1、“黄金玉”:极顶稀罕的名玉。其名贵性不亚于皇冠。黄金玉的颜色因为金黄而得名。产出量极为稀少,古代典籍中记载,主要产在卵砾石状的籽料中,万不遇一,块较小,油润度高。笔者至今未见过实物。想来,古代的黄金玉多随葬于帝王的陵墓中了。
  2、“鸡油黄”或“蛋黄玉”。该品为黄色和田玉。其色不如黄金的黄耀目,较金黄色略暗,相当于鸡油黄色或煮熟的鸡蛋黄色,但油润性与透明度较高,块度不大。以籽料产出为主。在古文献记载中常能寻见其名,但实物难找。笔者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于山东省一家大文物店内见到一块未雕的籽料,说是明代遗物,如茶碗般大小,油润如酥。后来在一友人处见到过一块如拇指般大的籽料,要价过万。
  3、“栗子黄玉”与“枇杷黄”、“秋葵黄”、“稻黄玉”。该类黄玉均与日常物的色黄相仿。市面上偶然可见。清代皇宫玉作或造办处曾为乾隆帝精雕过数件该类黄玉摆件。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中就有此类珍藏。很珍贵。此几种玉的颜色较鸡油黄色又暗一等,鲜亮度略低。油润性显糙,质地稍粗。块较大,可雕出30cm以上的工艺品(古代可见)。当今的和田玉市场上极难见到在10cm以上的。鸽蛋大小的此类籽料倒是可寻。但价钱可达五千元-万元。
  其它黄色玉如近年在辽宁岫岩等发现的河磨玉中的黄玉,有行家谓之“河磨黄”或称之“蛤蟆黄玉”。则不能与上述名品相提并论。
  二、绿色名品玉
  1、“翠色玉”。色如翡翠的绿色,葱翠阳俏。在中国传统名玉中属翠色玉,如“鹦哥绿”。此种玉石极少见,其色似乎是绿中微含蓝色调。近年,在缅甸市场上,出现了透闪石质的翠色玉,极稀少,但早已传入中国。
  2、“碧菠绿玉”。是《天工开物》中曾提到过“碧如菠菜”的上等绿玉。是优品和田玉中的名种,其色绿如嫩菠菜叶,异常诱人。在古代遗留的名玉中可寻见其踪影,但是其色多不很正,且有脏点。近年,在市场上,能见到此类玉的影子,但块度小。据传,自加拿大进口的透闪石质绿碧玉中,可挑选出很少的“碧菠绿”品种。
  3、“韭菜绿玉”:其绿的鲜艳度较“碧菠绿”低,色略暗、浓,透明度也稍低。但色均匀。古代的一些碧玉搬指采用此种名品雕琢。
  三、红色调玉
  俗谚云:“玉石挂红,价值连城”,是说红色玉极为珍贵。可以说,红色玉是和田玉中的顶尖者。有文献说,红色玉是和田玉被铁元素在自然环境中染色所致。这是错误的。实际上红玉是天生的原生玉石,是玉石生成过程中天然形成的,当然铁离子是致色原因———铁离子是与铝原子一起形成在透闪石内的,而非“污染”致色。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可不知。
  1、红玉:极端稀少。常为整块玉石的一点或局部,偶然见到全色的小块籽料。古代有玉评家推崇为“艳若鸡冠”。事实上红玉之红能达到“枣皮红”就是难见的名品了。东汉王逸就认为玉分赤、白、青、黑四色,以赤为上。
  2、“粉玉”:玉中的极少品种,古代文献很少提及。在近年的市场上,若留心,可以见到。其色淡雅,白中含粉,不甚艳、色不甚浓。有说是和田产的料,有说是昆仑料,也有说,俄罗斯玉中有之。这些稀贵的名品,目前未被市场开发是可以搜集到的珍贵玉料,前景广阔。友人向笔者出示一块微粉白色新仿子冈玉观音牌,长方形,7.6*4.8*0.8cm,开价2.6万元。其贵在玉粉色,而非工钱。笔者细观时,此玉似乎又有荔枝玉的味道,应为名品。
  3、“紫玉”:古代文献推崇的名玉。其色应不甚浓重。致色元素以锰为主,也有镍与铁的原子起作用。其色是白色中透着紫光,以似有似无的紫色至淡色紫为主。能达到中等浓度紫,已是绝难的程度了。“葡萄紫”难见,紫玉难求、价昂贵。
  四、白色名品玉
  1、“雪花白”,又称“雪花玉”。是白玉的底子上,分布着更白的絮状物――雪花般的白斑或白花,白团点较多、较均匀地分布在玉石上,犹如冬天里雪花飘舞在天空中。“雪花玉”的底子有白玉底、青白玉底、青玉底。以雪花粒均等,分布均匀为上。这也是未引起市场重视的名品。古代有名品玉器――“一棒雪”玉杯,笔者考证其所用材质应为“雪花玉”(另有专文)。“雪花玉”是较羊脂玉更名贵更稀缺的玉石。在我国新疆玉及昆仑玉中可偶然见到。清末至近代的玉件中,可觅到其踪影,见者应坚决购进。
  2、“羊脂白玉”。大众所知最广的名玉,以质白、油润著称,“白如割脂、润如截肪”,是谓特征。产量较稀少,今古均推崇,当代人多搜求。因羊脂玉品多积淀在藏家手中,市场上难见。
  3、“荔枝玉”。不甚白,但莹润,水头较普通的白玉高,可达微透明。玉肉若荔枝肉,有灵动性,量稀少,是近年被富人特别是大家闺妇推崇的美玉。昆仑山料中有之。眼下价还不高。前景广阔。
  4、“瓷白玉”:白玉中的名品。古代谓之“瓷白”“甜白”,较古人谓之的“糯米白玉”要好。质地瓷实,洁白,白度较羊脂白更高。润性却较羊脂玉低,质地略粗。其光泽为含油性的瓷状光泽。和田山料中偶然可见。近年从俄罗斯进口的透闪石质玉中可以寻找到块较大(如10-20cm)者。其有较大的价值增值空间,市场潜力大。
  5、“糯米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色白质感若糯米,即光泽感不强,油性还可以的白玉。透明度略好。产量较少,价值可观。
  五、黑色玉
  以“黑如纯炭、墨若纯漆”的“美人髻”、“炭锅灰”玉闻名。不透明,光泽要油润,虽为名玉,但价值较其它有色名玉稍低。
  六、巧色名玉
  1、“五彩玉”:古人云:“玉有五彩,斗量车载”,是说五彩玉太少了,其价值可用斗金购之,能抵上一大车银钱。五彩玉,是说一块玉上含有红点、绿斑、墨块、褐或灰或黄的颜色,底子为白、青白、青等。籽料和田玉难求“五彩”色,通常多见于山料中。
  2、“温凉玉”与“双色玉”。相传,泰山岱庙里收藏着一块古代的“温凉玉”。一块玉有两种温度,非常奇异。“双色玉”:一块玉中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如一半白,一半黑,或一半白,一半绿等等,稀奇珍异。
  3、“活玉”:奇异玉。一块玉经活力充沛的人士盘玩久了,玉质灵动,产生“色变”,传说佩戴于身可避邪。久经盘活的出土古玉,表面宝气充足。
  4、俏皮玉。籽玉中,天然形成可以观赏的花纹图案,或者皮壳产生了不同的色块组合,是偶然巧得的异珍。笔者曾接触到一块玉皮有一若“少数民族女孩”的籽玉,后被友人索去。玉石以奇为珍。
  在俏皮玉中,有“金裹(包)银”和“银裹(包)金”玉。都是俏雕玉的名品。“金裹银”是玉皮为黄色,肉质为白玉。“银包金”则正相反。这两品名玉,均为籽玉,可遇不可求。价位都相当高。随便提一句:天然玉皮珍贵的是金皮、红皮、黄皮、乌衣与五彩皮。
  以上所列之名玉,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传世珍宝,遇之不要错过。请记取:“金钱易得,名宝难求。”

兄辛苦了[em56]
就兄的资料来看和兄的观音牌来对比,再次请兄阅读以下文字,我们共同探讨:

雪花般的白斑或白花,白团点较多、较均匀地分布在玉石上,犹如冬天里雪花飘舞在天空中
根据上述文字,愚以为兄的观音牌与文中描述又差别。如有其他玉友拥有类似料子,望发图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2-2 19:27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方言兄 并非信口胡说  而是旁征博引啊  读了这篇文章   俺对雪花玉的理解  如图

 

 

四、白色名品玉
  1、“雪花白”,又称“雪花玉”。是白玉的底子上,分布着更白的絮状物――雪花般的白斑或白花,白团点较多、较均匀地分布在玉石上,犹如冬天里雪花飘舞在天空中。“雪花玉”的底子有白玉底、青白玉底、青玉底。以雪花粒均等,分布均匀为上。这也是未引起市场重视的名品。古代有名品玉器――“一棒雪”玉杯,笔者考证其所用材质应为“雪花玉”(另有专文)。“雪花玉”是较羊脂玉更名贵更稀缺的玉石。在我国新疆玉及昆仑玉中可偶然见到。清末至近代的玉件中,可觅到其踪影,见者应坚决购进。

 

“雪花般的白斑”  俺这块玉就是雪花般的白斑啊  好兴奋哦  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雪花玉”??!!  不行  赶紧调整价格  珍品啊 呵呵。。。。。。开个玩笑  兄勿怪

 

此玉出处:http://www.xjdm.net/dispbbs.asp?boardid=6&id=33384&page=1&star=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2-2 19:5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方言在2009-1-30 19:31:11的发言:

和田玉白色名品玉的排名如下:
  1。“雪花白”,又称“雪花玉”。是白玉的底子上,分布着更白的絮状物――雪花般的白斑或白花,白团点较多、较均匀地分布在玉石上,犹如冬天里雪花飘舞在天空中。“雪花玉”的底子有白玉底、青白玉底、青玉底。以雪花粒均等,分布均匀为上。这也是未引起市场重视的名品。“雪花玉”是较羊脂玉更名贵更稀缺的玉石。在我国新疆玉及昆仑玉中可偶然见到。清末至近代的玉件中,可觅到其踪影,见者应坚决购进

[em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2-2 21:13 | 只看该作者
一家之言的文章不足取,按图索骥的东西不足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2 21:46 | 只看该作者
俺只知道翡翠中有这样的DD,没想到白玉中也有啊,学习了。但是个人还是觉得那个文章说的不是很科学,不由得让人想到美国某个大报的某个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2 22:33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165512在2009-2-2 21:46:31的发言:
俺只知道翡翠中有这样的DD,没想到白玉中也有啊,学习了。但是个人还是觉得那个文章说的不是很科学,不由得让人想到美国某个大报的某个事件

啥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2-2 22:38 |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2-2 23:21 | 只看该作者

是白玉的底子上,分布着更白的絮状物――雪花般的白斑或白花,白团点较多、较均匀地分布在玉石上,犹如冬天里雪花飘舞在天空中。

 

要注意它的条件,呵呵。是指肉里的玉花均匀,多。这样的玉,我个人以为不算罕见,但作为一个品种“雪花玉”存在是可以的。

 

其实玉花均匀,与点墨均匀,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的感觉差不多——都是感到有明显的杂质。当然只要工用得好,也很出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23: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2-3 10:2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丫头在2009-2-2 21:13:41的发言:
一家之言的文章不足取,按图索骥的东西不足信!

  说我自己那个小籽 是“雪花玉” 是开玩笑的  玩玉和做人一样 不能自欺欺人 

 

1、“雪花白”,又称“雪花玉”。是白玉的底子上,分布着更白的絮状物――雪花般的白斑或白花,白团点较多、较均匀地分布在玉石上,犹如冬天里雪花飘舞在天空中。

 

照俺的理解就是细腻的肉质  上洒满均匀的白棉点呗   再说  为什么方言你的观音的结构就是二次解理形成的呢?有何依据?

 

棉  僵  结构粗  都是缺点  除了杨曦那块“风雪夜归图”  其他棉大的东西  基本不足道哉

 

还有这个观音  如意上的皮色  看染色 这个也是很大的毛病·~~

 

上一块  “雪花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2-3 10:2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idori在2009-2-2 22:33:24的发言:

啥事件?

纽约时报假新闻,记者杰森·布莱尔在炮制假新闻及抄袭他人稿件上屡屡得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2-3 10:55 | 只看该作者

猫坛搞笑第一贴[em55]

古有纸上谈兵术 [em63]

今有书上辩玉说[em56]

纸上谈兵坑了几十万人

书上辩玉无非就是多花点钱

无妨 无妨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3 10:58:2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2-3 11:28 | 只看该作者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多说了。只是上面的介绍一文中的 “坚决购进”很有点街边小广告特色呢[em55]

顺便说一下,楼主的观音玉质仔细看还真像白萝卜,不信大家找块萝卜切片仔细对光看看……

记得几年前曾有很懂玉的“专家”对我十分肯定地说:羊脂玉的结构,就好像白萝卜那样……[em5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3 11:29:1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2-3 11:4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优游鱼在2009-2-3 11:28:50的发言: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多说了。只是上面的介绍一文中的 “坚决购进”很有点街边小广告特色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顺便说一下,楼主的观音玉质仔细看还真像白萝卜,不信大家找块萝卜切片仔细对光看看……

记得几年前曾有很懂玉的“专家”对我十分肯定地说:羊脂玉的结构,就好像白萝卜那样……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3 11:29:16编辑过]

[em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2-3 15:10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以为啊,按论文描述这块观音不算雪花玉。

 

观音算是萝卜丝玉。田黄以有萝卜丝为美,玉也可以这样看。我感觉这观音还挺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猫坛客服秋
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
13609933592|09916641055
猫的微信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 新ICP备19000534号-2 )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597号

GMT+8, 2025-7-21 10:2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