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标题: 【惊天地泣鬼神之——我看傻了...........】 [打印本页]

作者: 伏首拜伯安    时间: 2011-4-18 07:31
标题: 【惊天地泣鬼神之——我看傻了...........】

惊天地泣鬼神之——我看傻了.............

 

(, 下载次数: 21)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第一次看到黃福寿作品的人,几乎都只有一种反应,「这是真的吗?」有人甚至以为是树脂制品!但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玉雕极致。

 

(, 下载次数: 24)


中国大陆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在上海珠宝大展上看到黃福寿的作品时,大吃一惊,不敢相信硬度高达6.5的翠玉能夠雕刻到如此细致幽微,可以说是打破了兩千年來玉雕的极限。

(, 下载次数: 21)


(, 下载次数: 25)
(, 下载次数: 20)

更令人惊讶的是,作品的主人黃福寿就像历史上传奇的和氏璧,默默创作了三十年,直到国立历史博物馆首展才大放异彩。


作者: 伏首拜伯安    时间: 2011-4-18 07:35






作者: 伏首拜伯安    时间: 2011-4-18 07:37


「將冰冷堅硬的玉石注入傳神與感動,訴說著人間的至情至性,」這就是藝術家的精神。黃福壽心中、眼中、手中的玉是活生生的。他說,常常工作到夜深人靜時,一個人、一塊玉展開無盡的對話:「讓我再深入一點好嗎?」「可不可以浮起來一點?」一天工作至少十二個小時的黃福壽說,每一塊玉是一個天地,有不同的個性,藏著獨特的靈魂,做為一個雕刻者,他的工作就是鑿去多餘的部分,讓這個靈魂自由伸展、顯現自我。有時候,一塊七十幾公斤的玉最後只剩下兩公斤,常常,一件作品一磨就是一整年,玉雕之路是無盡的琢磨,磨玉,也磨人。

 

為了雕刻,三十年來黃福壽可以說沒有任何娛樂,生活盡量簡約。甚至,兒時因小兒麻痺走路略有不便的他,每天早上一定晨泳兩小時,從不間斷,為的就是讓體力保持巔峰狀態,因為玉雕是極需體力和眼力的工作,一個閃失,可能就是十幾萬的玉材和幾個月的功夫化為烏有。

幸運的是,他有一個知音惜才的賢妻王榮華,二十年來無怨無悔的支持他、鼓勵他,讓他能放手創作,雖然辛苦但絕不寂寞。王榮華說,當初便是因為愛玉而結緣,有幸站在一個有意願也有能力為台灣當代留下一些作品的藝術家身邊,她能做的也就是盡心陪伴走這一生了。

有妻如此,難怪黃福壽能在這麼艱困的環境下創作不輟,有的時候一件作品眼看著就要完成了,卻因一個細節而整個毀了,那種挫折,沒有超人的毅力和王榮華的欣賞、瞭解與支持,真的很難走下去。

 

一塊重達三十公斤的玉材,攔腰繫上一段繩索——是怎樣的力量,才能折服冷峻剛硬的玉石,讓它展現溫潤綿密的本質,成為藝術家手下的繞指柔?黃福壽說,靜、定而後生慧,剛不足以克剛,只有發自內心的深情與堅持,才能達到今天的「隨心所玉」。他也希望,以這項作品引領觀眾入門,欣賞他的藝術,也進入藝術家的「心門」。


作者: 伏首拜伯安    时间: 2011-4-18 07:39





作者: 伏首拜伯安    时间: 2011-4-18 07:40
(, 下载次数: 17)
(, 下载次数: 16)
(, 下载次数: 14)
(, 下载次数: 15)
(, 下载次数: 19)

作者: 口黑口黑    时间: 2011-4-18 07:54

确实很强大![em59]


作者: 品玉斋    时间: 2011-4-18 08:06
惊为天人,太给力啦
作者: 好玉天成    时间: 2011-4-18 08:22
呵呵,只能远观,不可近玩焉!
作者: 一帆    时间: 2011-4-18 08:31

我们工作室也有一个孩子喜欢雕这类东西来着,还让老师骂。

 

因为雕的太单薄了.

 

话说如果单纯的因为追求工艺的极致,往往会忽略造型的美感和材料本身的优势。

 


作者: 花斑熊    时间: 2011-4-18 09:11

以前见过……图,虽说不是任何材料动能做的,但没感觉出玉的质感。


作者: 菜鸟    时间: 2011-4-18 11:09
我也傻掉了。。。。

不论玉质,和雕工与玉质如何搭配出美感,

单论这份手艺,

可以归入炫技派的极致了~!


作者: zspd    时间: 2011-4-18 11:21
同傻啊同傻
作者: micro__soft    时间: 2011-4-18 13:44

高手啊高手,不过炫技的雕工总是比较费料的,适合成本比较低的原料,要是羊脂白玉,不是压抑了工就是可惜了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8 13:45:48编辑过]

作者: 扑蝶猫儿    时间: 2011-4-18 13:47
记得当时看了以后,和某人讨论了半天:这是台湾碧玉还是加拿大碧玉
作者: 三玉之连    时间: 2011-4-18 13:59
叹为观止
作者: 喜马拉雅    时间: 2011-4-18 14:13
牛人!
作者: 茱莉月    时间: 2011-4-18 14:22
进来一个傻掉一个[em55]
作者: 华粤粤    时间: 2011-4-18 14:29
技虽然展现到了极致,可却耗费了或者说浪费了大量珍贵的玉材,这样的雕法也不能很好地体现玉材的温润,圆润,浑厚之感。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1-4-18 14:49

看过后是一傻再傻![em94]


作者: 绚丽的嘿嘿    时间: 2011-4-18 22:41
我也看傻了......
作者: woworuirui    时间: 2011-4-19 10:24
已经看傻过了。。。。。。
作者: kim    时间: 2011-4-19 13:09
这手艺太好了..........................................
作者: 半途而不废    时间: 2011-4-19 16:59

这才是艺术品,真正有收藏价值


作者: 美玉我所欲    时间: 2011-4-19 19:28

工之美,艺之精的确无几人能及,但这样的作品太奢华了,要是让超级爱玉,真正喜玉的乾隆老爷子看到,非砍他脑袋不可。太浪费了


作者: chly63    时间: 2011-4-19 19:39
QUOTE:
以下是引用一帆在2011-4-18 8:31:44的发言:

我们工作室也有一个孩子喜欢雕这类东西来着,还让老师骂。

 

因为雕的太单薄了.

 

话说如果单纯的因为追求工艺的极致,往往会忽略造型的美感和材料本身的优势。

 

 

很赞同一帆的见解!呵呵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1-4-19 20:03
工艺水平无双,表现方式待议
作者: cs3981    时间: 2011-4-19 22:23
巧夺天工,说的就是这吧[em51]
作者: yjl1234    时间: 2011-4-19 22:32
[em53]
作者: 新疆的猫    时间: 2011-4-20 15:44

嗯,有幸见过实物。

 

可以说是玉雕的另一条路吧。不管是歧路、老路、小路、大路、新路……,艺术没有真理。


作者: 激流    时间: 2011-4-20 20:00
非常精美
作者: 孤独的鱼    时间: 2011-4-21 21:33
就工艺来说,可谓极致;就欣赏来说,可谓震撼;就传统来说,可谓颠覆;就材料来说,可谓浪费;就把玩来说,可谓无望;------
作者: GZBENY    时间: 2011-4-22 08:47
可玩,只是不可把,喜欢的就喜欢,不喜欢的终归不喜欢
作者: randy    时间: 2011-4-23 17:37
果然是看傻了,太厉害啦。
作者: 坏蛋小狗    时间: 2011-4-23 17:52
这得多废料啊....一般的工匠师父是不舍得这么废的,也没钱,成大师不容易哇
作者: 坏蛋小狗    时间: 2011-4-23 17:53

琢玉人兄来评下啊  啥时候也雕一下这玩意[em55]


作者: micro__soft    时间: 2011-4-26 17:29
这个雕法,我想不会用什么好料,不能算浪费吧
作者: ashura    时间: 2011-4-27 07:21

追求畸形的美感,既费工又废料


作者: 一墨    时间: 2011-4-28 15:23
雕刻艺术的另一种升华,材料只是为艺术服务。大师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艺术,而不是材料。
作者: 优游鱼    时间: 2011-4-28 16:31
我。。。。不喜欢这样的。。。逃走。。。
作者: 元亨利贞    时间: 2011-5-7 18:04
极致美品
作者: rh516653    时间: 2011-5-8 00:29

这哥们儿对蝴蝶和绳索情有独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8 0:30:05编辑过]

作者: 且末玉王    时间: 2011-5-8 23:21
QUOTE:
以下是引用孤独的鱼在2011-4-21 21:33:43的发言:
就工艺来说,可谓极致;就欣赏来说,可谓震撼;就传统来说,可谓颠覆;就材料来说,可谓浪费;就把玩来说,可谓无望;------

[em68]赞一个


作者: 花斑熊    时间: 2011-5-10 17:42
QUOTE:
以下是引用rh516653在2011-5-8 0:29:03的发言:

这哥们儿对蝴蝶和绳索情有独钟

 

     一边听梁祝,一边SM,那叫有格调。[em56]


作者: rh516653    时间: 2011-5-11 22:58
QUOTE:
以下是引用花斑熊在2011-5-10 17:42:27的发言:

 

     一边听梁祝,一边SM,那叫有格调。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逮流氓啊


作者: 伏首拜伯安    时间: 2011-5-12 08:10
QUOTE:
以下是引用rh516653在2011-5-11 22:58:37的发言:

逮流氓啊

准了。。。。。。。。[em55]


作者: 花斑熊    时间: 2011-5-12 16:32

   完了,真把条子引来了  [em98]    我不想吃窝头咸菜  [em89]        话说为啥一说到拘留、进“姥姥家”就会说到窝头咸菜呢? 记得当交警的某位表亲说“里面”伙食不赖啊, 安安解释下? [em55]


作者: 伏首拜伯安    时间: 2011-5-12 18:04
QUOTE:
以下是引用花斑熊在2011-5-12 16:32:19的发言:

   完了,真把条子引来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不想吃窝头咸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话说为啥一说到拘留、进“姥姥家”就会说到窝头咸菜呢? 记得当交警的某位表亲说“里面”伙食不赖啊, 安安解释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下载次数: 11)

里面的猪都是自己养的,真正的土猪肉啊..............当然“伙食不赖”啦嘻嘻嘻:)


作者: dcb1314    时间: 2011-10-26 13:19
再傻一次
作者: 花斑熊    时间: 2011-10-26 14:51
   同傻同傻 。

    安啊,确实是绿色猪,前些天吃公粮的朋友送了些肉和菜,都是自家基地产的,真好,让我都有犯罪的冲动了。
  
   (报告所长,有暴徒在咬圈里的猪!请求支援。

       抓个疯子不至于还要增援啊?

       不是,是他被猪踢晕了, 请求120支援。

       …………  干脆直接把他变成猪饲料好了。

       您不怕把猪吃坏肚子?           

       那还是救吧。                             )  

作者: 元亨利贞    时间: 2011-10-26 19:12
还是要因材施雕。
作者: shor    时间: 2011-10-26 19:33
看着真有点后怕,就怕枝子断了。。。真是艺高人胆大!
作者: 天窗    时间: 2011-10-26 22:11

作者: 绿茶    时间: 2011-10-27 09:16
和田的碧玉没办法做这个活的,用的是台湾当地的丰田玉,玉的韧度不一样的。
有些基本还是翡翠的雕法。
作者: 无之花    时间: 2011-10-27 10:19
真是可惜了料子,罪人啊
作者: greattemp    时间: 2011-10-28 01:16
只能放在冰冷的玻璃柜里远看!不能把玩!可惜可惜!!
作者: 花斑熊    时间: 2011-10-28 11:35
转的:

台湾虽然只是一座小岛,但是玉石也曾在1960年代享誉全球,有着「绿色闪玉」的美名,因为地形地貌复杂,台湾的玉石也有许多种类,大都属于闪玉类。闪玉硬度5.5~7之间,英文学名为Nephrite,早期纪载硬度为5.5~6.5之间,较辉玉类6~7低,因此过去日本人翻译闪玉为软玉是不妥的。

早期的原住先民同样也将玉视为重要的宝石,台湾玉石文化本身也有着一段相当悠久的历史,而后历经福建沿海移民将中国的玉石风俗一并传入,而后在1950年代丰田发现玉矿后,台湾玉开始大规模开采而扬名于世。台湾玉被归类为闪玉,成色与内地两大玉种颜色偏白偏淡不同,台湾玉石以各种翠绿及墨绿为主,加上独有的蓝玉髓、稀有的紫玉髓、白玉髓,让台湾玉石呈现出各式缤纷的色彩。台湾在闪玉产量为世界第一,不论单年度产量纪录或是累积至目前的产量纪录皆然,以目前全球产量推估,预计到2050年台湾以生产的闪玉量依然稳坐世界第一,也因此称闪玉为「台湾玉」似乎也不为过。

台湾玉产地主要集中于花莲丰田以及万荣地区,其中丰田产量最大也最为著名,是生产台湾玉的重镇。日据时代丰田地区以开采石绵为主,虽然闪玉矿就生长在石绵矿边缘,但因当时矿场人员并不了解闪玉的价值,因此全部都被抛弃在矿区山谷当作废石,直到公元1958年才被学术界发现。

1960年代台湾掀起一股采玉热,上至退役将军、博士,下至升斗小民都一窝蜂的投入进去,当时台湾玉加工厂曾多达两千家,间接或直接从事玉石相关产业人员达到二十万人,1976年后采玉进入鼎盛期,年产量高达1,500公吨,占当时世界闪玉产量的90%,造就了台湾玉石加工业的兴起,也为台湾整个宝石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丰田出产的闪玉除了一般的闪玉外,还有较高价值的蜡光玉以及稀有的猫眼玉,蜡光玉即是内地的羊脂玉,光泽温润有如上过蜡一般,而猫眼玉更是世界独有,打磨不易,高价者甚至每盎斯是黄金的3-4倍以上,早期台湾玉石制品60~80%都是作为外销,曾为台湾创造大量的外贸收入。

近年因为开采难度加大,早期开采技术大都采用爆破方式,导致许多矿脉损毁,加上丰田玉矿脉分布不均,因此开采成本大幅度增加,矿脉探勘日渐困难,丰田玉产量变得相当稀少,因此丰田玉质优但在市场上越来越稀贵。


作者: 萝卜干    时间: 2011-10-29 14:24
高!实在是高!
作者: ahaaa1225    时间: 2011-10-29 15: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窗    时间: 2011-10-29 15:26
又看又傻
作者: 山中玉    时间: 2011-10-29 20:42
强调了自己的工,却忽略了材质的美,严重的本末倒置.
作者: 想想    时间: 2011-10-30 10:24
傻了




欢迎光临 新疆的猫、和田玉、论坛 (http://www.xjd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